第17章 灵石能源转化核心(2/2)
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尝试后,他终于找到了一组相对稳定的参数:灵石粉与燃石髓比例7:3,压制密度适中,反应温度维持在180c左右。在这个条件下,连接在导灵管末端的、一块用于测试的微弱照明石,发出了持续而稳定的光芒!虽然光芒很弱,但不再闪烁!
“成功了!初级灵石催化能量转化装置,原理验证通过!”姜逸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测量了输出灵力流的强度和稳定性,虽然效率确实只有约2%,输出功率仅能点亮照明石或驱动最简易的符箓,但这是一个从零到一的巨大突破!这意味着,他找到了一种将固态灵石能量转化为稳定可用灵力流的方法!
他立刻将这个简陋的“电池”连接到了K-II型控火符阵上,替代部分灵柴供能。阵盘上的符纹稳定亮起,控火精度甚至因为能量源更稳定而有所提升!虽然一块下品灵石在这种低效转化下,只能支撑控火阵盘运行几个时辰,但意义非凡!
就在他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准备进一步优化催化剂配方和反应器结构时,核查的日子到了。
来的不是普通杂役弟子,而是刘执事亲自带队,还有两名账房弟子,拿着厚厚的账册,面色严肃。
“姜逸,执事堂核查用度,依例进行,你需如实禀报所有物资用途,并配合查验丹房。”刘执事板着脸,公事公办地说道,但眼神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似乎认定姜逸无法解释清楚。
“弟子遵命。”姜逸面色平静,将刘执事一行人引入丹房。
丹房内景象,让刘执事和账房弟子都愣了一下。三个丹炉并排而立,各种前所未见的器械(控火阵盘、检测仪原型机、简陋的离心机模型等)摆放有序,虽然略显拥挤,却透着一股井井有条的“工坊”气息,而非传统丹修的凌乱。
刘执事强压诧异,冷声道:“姜逸,据账册记录,你近月消耗灵柴三百捆,空白符纸五百张,低阶灵材如热敏晶、导灵银丝等数量更是异常!这些物资,作何用途?是否与炼丹无关,浪费宗门资源?”
姜逸早有准备,从容不迫地指向并排的三个丹炉和K-II型控火阵盘:“回刘执事,弟子为精研丹道,提升成丹率与品质,尝试改进炼丹之法。增设丹炉,是为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不同工艺优劣。消耗灵柴倍增,乃因多炉并行所致。”
他又指向控火阵盘和连接的热敏晶环等部件:“此乃弟子研制的‘辅助控火阵’,旨在以阵法之力,替代部分人力控火,使火候更精准恒定,减少炸炉风险,提升成丹品质。消耗符纸、灵材,皆用于研制和测试此阵。弟子以为,若能成功,此法或可惠及宗门众多丹修,减少药材浪费,长远看,并非浪费,而是节约。”
他避重就轻,将自动化控火描述成“辅助控火”,将科研探索包装成“改进工艺、惠及宗门”,理由冠冕堂皇。
刘执事皱眉,上前仔细查看那控火阵盘,只见其上符纹复杂精密,确实非同一般。他虽不懂其中奥妙,但也看得出不是胡乱捣鼓。他指着那个还在微微发热、连接着导灵管的陶罐(灵石燃料电池原型)问道:“这又是何物?似乎并非丹炉,亦非控火之用?”
姜逸心中微动,这正是展示部分价值的机会。他坦然道:“此乃弟子尝试制作的‘灵能供应装置’。弟子发现,控火阵等器械若仅靠灵柴或自身灵力驱动,难以持久稳定。故尝试研究,能否将灵石能量更平稳地引出,供这些器械使用。此物尚在试验阶段,极不完善,但已能微弱供能,使控火阵运行更稳。”他演示了一下,断开陶罐连接,控火阵盘光芒明显波动了一下,接上后则恢复稳定。
刘执事和账房弟子面面相觑。姜逸的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甚至有些……高大上?改进炼丹术、研发新阵法、探索新能源……这哪里是浪费资源,分明是在搞“技术创新”啊!虽然听起来匪夷所思,但结合他之前炼制出无瑕丹的事实,又让人不得不慎重对待。
刘执事脸色阴晴不定。他本想抓姜逸一个“浪费资源”的实锤,没想到对方不仅解释得通,还隐隐抬出了“为宗门做贡献”的大旗。若强行定罪,恐怕会惹来丹霞峰的不满,毕竟丹霞长老明显对姜逸感兴趣。
“哼,巧舌如簧!”刘执事最终冷哼一声,“即便如此,你消耗巨大也是事实!此事本执事会如实上报,由堂主定夺!在未有明确指令前,你之用度,需严加审核!”他没能抓到把柄,只能悻悻放下一句狠话,带着人离开了。
危机暂时化解。
姜逸关上房门,眼神深邃。刘执事的反应,印证了他的猜测。未来的阻碍只会更多。而破解这一切的关键,除了持续展现价值,更在于掌握核心能力——尤其是能源自主!
“灵石能源转化核心……必须尽快完善!”他握紧了拳头。
这次应对,也让他意识到,不能只埋头研究。他需要更主动地展示成果,争取更多支持,并将一些“非核心”但实用的技术,适度扩散出去,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核心研究。
他将目光投向那块还在微弱供能的陶罐。效率2%远远不够。下一步,他要系统研究催化材料,优化反应器结构,目标是将转化效率提升到10%以上,输出功率足以稳定驱动K-II阵盘和未来的自动投料装置!
同时,他决定将“辅助控火阵”的基本理念和简易制作方法(阉割版),整理成一份报告,通过陈铭呈交给丹霞长老。这既是对长老支持的回应,也是一种技术输出和试探,看看宗门高层对这类“技术创新”的接受程度。
风雨欲来,他必须加快脚步。而“灵石能源转化核心”的研发,将成为他在这场无形较量中,最关键的底牌之一。当别人还在计较几捆灵柴、几张符纸时,他已在谋划着如何点亮一场颠覆传统的科技革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