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37章 冷链储丹技术突破

第37章 冷链储丹技术突破(2/2)

目录

【结论:理论可行,但技术实现难度极高,尤其灵能压缩机为全新概念装置。】

难度巨大,但前景诱人。姜逸决定双线并进:一方面,立即启动基础原理验证和小型原型机开发;另一方面,寻找临时的、基于现有技术的过渡方案,以解燃眉之急。

对于过渡方案,他想到的是改进版的“相变储冷”技术。他指导科习弟子,利用一种名为“凝冰胶”的常见水凝胶材料,将其浸泡在特制的、冰点较低的灵盐溶液中,制成“储冷盒”。当需要制冷时,先将储冷盒置于简易的寒玉阵(少量冰魄石即可驱动)中预冷,使其内部溶液凝固储存冷量;然后将其与需要保温的丹药一同放入特制的隔热箱(用多层“灵棉”和“真空夹层”技术制作)中,利用凝冰胶融化吸热的原理,维持箱内低温。这种方法虽不能主动制冷,且持续时间有限,但成本低、易制作,足以应对小批量、短途的存储运输需求,暂时打破了李牧的封锁。

与此同时,“寒渊”计划的核心攻关全力展开。最大的拦路虎是“灵能压缩机”。没有现成的技术可借鉴,姜逸只能从零开始设计。他尝试了多种方案:最初想用“旋风符阵”产生高速气流来模拟叶轮压缩,但效率低下,控制困难;后又试验“压力灵纹”直接对工质施加力场,但对符阵精度和工质性质要求极高,屡屡失败。

关键时刻,姜逸想起了之前研究“高压反应釜”时积累的经验,以及“灵石能源转化核心”中能量转换的思路。他决定采用一种更直接的“容积式”压缩方案:设计一个精密的气缸和活塞结构,利用“灵能直线电机”的原理,将灵能直接转化为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实现对工质的压缩。

“灵能直线电机”又是一个新课题。他借鉴了“灵磁护盾”中振荡灵场的部分控制原理,设计了一组能够产生交替推拉磁场的定子符阵,与一个带有永磁体的活塞联动。通过控制符阵的电流(灵流)相位和频率,来精确控制活塞的运动速度和行程。

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符阵的刻画、磁体的选材与充磁、活塞的密封与润滑、死点问题的解决……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试验和优化。实验室里堆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金属零件和闪烁着符文的玉板,失败的残骸比比皆是。姜逸几乎不眠不休,整个人沉浸在复杂的技术难题中。

经过不知多少次的失败和改进,第一台勉强能运行的“灵能直线压缩机”原型机终于诞生了!虽然噪音巨大、效率感人、且运行不稳定,但它确实成功地将一股“冰魄元气”(经过初步净化的工质)压缩成了高压气体!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紧接着,冷凝器(采用翅片式散热结构,结合微风符阵加速空气对流)、蒸发器(用薄壁寒玉管盘成)、节流阀(精密的小孔阀)也陆续制作出来。姜逸用耐压的“软灵胶管”将它们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封闭的制冷循环系统。

首次全系统测试那天,实验室里气氛紧张。姜逸亲自启动灵石供能核心,灵能压缩机发出沉闷的嗡鸣开始工作。高压的冰魄元气进入冷凝器,在风扇的吹拂下缓缓液化……液体制冷剂流经节流阀后压力骤降,进入蒸发器……所有人都屏息盯着蒸发器上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只见传感器的读数开始缓慢而稳定地下降!从室温(约25c)一路降至10c、0c、-10c……最终,在蒸发器表面甚至结起了一层薄薄的白霜!系统成功实现了制冷!

“成功了!我们造出了‘灵能冰箱’!”一名弟子激动地喊道。

虽然这台原型机体积庞大、能耗高、制冷量有限,且运行噪音堪比小型丹炉爆炸,但它确确实实是基于全新原理工作的、不依赖天然冰魄石的主动制冷装置!

姜逸没有满足于此,他立刻着手优化。改进压缩机结构以减少噪音和振动、寻找更高效的工质(最终选定了一种提纯后的“寒泉精气”)、优化管路设计减少阻力、集成更精准的pId温控系统……

随着一次次迭代,第二代、第三代原型机相继问世,性能不断提升,体积和噪音逐渐减小。最终,一台体积约半人高、运行相对平稳、可将一个小型储物空间维持在零下二十度左右低温的“灵能冷藏柜”诞生了。姜逸将其命名为“初代灵冷链储丹柜”。

与此同时,隔热技术也取得进展。利用“真空灵纹”技术(制造夹层并抽真空,刻印阻热符纹),结合新型隔热材料“云绒棉”,制作出了保温效果极佳的储物箱和运输箱。

“寒渊”计划的核心技术——主动灵能制冷+高效保温,初步成型!

姜逸没有藏私,他将过渡性的“相变储冷盒”方案和初步的隔热箱设计,通过科习弟子向宗门内有需要的低阶丹修和灵植夫推广,迅速缓解了因李牧刁难带来的存储困难,赢得了更多好感。

而“灵冷链储丹柜”的惊人成果,则被姜逸和丹霞长老作为一项重大技术突破,秘密呈报给了掌门云鹤真人。云鹤真人亲眼目睹了储丹柜的运行效果后,震惊不已!他立刻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巨大价值——它不仅能让流云宗的丹药品质保持更久、损耗更低,更能支持丹药的长距离贸易和战略储备!其意义,远超十种新丹方的发明!

云鹤真人亲自下令,将“灵冷链”技术列为宗门机密,由丹霞长老和姜逸负责,在绝对可靠的人员参与下,进行进一步优化和小范围试点应用,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宗门大比所需的大量丹药储备和运输中,进行实战检验。

消息虽未公开,但高层态度的转变和资源的倾斜,让玄骨上人一系感到了极大的不安。李牧的供应链刁难,不仅未能扼杀革新司,反而逼出了一项更具战略价值的技术突破!这让他们如同吞了一只苍蝇般难受。

就在“灵冷链”技术初步落地,姜逸准备将其与丹药生产线进行整合,规划小型“冷链仓储中心”时,陈铭带来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消息:玄骨上人一系,似乎正在加紧与宗门外某些大型商会接触,意图在丹药贸易领域抢先布局,并开始大量囤积……冰魄石。

姜逸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囤积冰魄石?当他们还在执着于旧时代的“冰块”时,自己已经点亮了“制冷机”的科技树。

技术的降维打击,即将到来。而宗门大比,将成为“灵冷链”技术首次公开亮相、震撼全场的舞台。一场围绕丹药品质与保障的无声较量,已然拉开序幕。科学的锋芒,再次指向了一个被传统忽视却至关重要的领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