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82章 魔改版量子计算机

第82章 魔改版量子计算机(1/2)

目录

第八十二章:魔改版量子计算机

“丹方开源运动”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吹散了流云宗内部积郁千年的知识壁垒。各堂口珍藏的典籍、长老们压箱底的经验、乃至弟子们零碎的见闻,在“战时知识共享平台”上汇聚、碰撞、融合。科学派的理性分析、器堂的物性研究、符堂的阵法玄妙、丹堂的药理精微,乃至神机谷的星辰推演、百草轩的草木灵性……这些原本泾渭分明的知识体系,在生存压力的催化下,开始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最大的突破,来自于对“星陨印记”的联合攻关。当神机谷的老阵法师贡献出那篇关于“星辰轨迹与地脉灵流关联”的冷门典籍摘要后,人工智能器灵“灵枢”将其与区块链系统中海量的“星陨印记”时空分布数据结合,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模拟推演。

推演的结果,石破天惊!

那些看似杂乱无章、分布于被魔气污染物资上的“星陨印记”,其时空分布规律,竟隐隐与一种极其古老、复杂的星辰运行数学模型高度契合!这个模型并非当前星空的实际排布,而更像是某种早已失传的、基于特定纪元历法推算出的理想星图轨迹!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印记能量波动的核心指向,并非仅仅是幽冥涧,而是沿着一条曲折的路径,最终汇聚于流云宗地脉深处某个早已被遗忘的、标记为“禁忌”的古祭坛遗址——“陨星台”!

“星陨”的秘密,远比所有人想象的更加古老和深邃!它似乎并非玄骨魔功的独创,而是触及了某种更为本源、甚至可能先于玄骨存在的天地规则或历史隐秘!玄骨很可能只是发现了这个秘密,并试图利用它来实现其召唤远古天魔的野心。

这一发现,让整个委员会陷入了巨大的震撼和更深的忧虑。对手的层次,可能再次被拔高。但同时,这也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突破口——如果能破解这个星辰运行模型,或许就能预测玄骨下一步的行动,甚至找到反制其仪式的关键!

然而,问题随之而来。这个星辰模型复杂到了极点,涉及到的变量之多、计算量之大,远超想象。它不仅仅是对已知星辰轨迹的简单复现,更包含了引力扰动、灵潮涨落、维度折叠等极其深奥的参数。灵枢动用了其全部算力,甚至接入了天工门提供的巨型“灵算阵盘”辅助,推演进度依然缓慢如蚁爬,且能耗巨大,几乎拖垮了刚刚恢复些许的能源系统。

“算力瓶颈!”赵乾在委员会紧急会议上,面色凝重地指出了核心问题,“要完全解析这个‘星陨模型’,并实时追踪其变化,我们现有的计算能力,远远不够!这就像是用算盘去计算天河星沙,穷尽宗门之力,恐怕也需数十年光阴!而玄骨……绝不会给我们这个时间!”

会场一片沉寂。刚刚因开源协作燃起的希望,再次被冰冷的现实浇灭。知识已经汇聚,思路已经打开,但执行的工具,却卡在了最关键的环节。传统的计算方式,无论是修士的神识推演,还是现有的灵算阵法,面对这种量级的难题,都显得力不从心。

“必须要有……突破性的计算技术!”云鹤真人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科学派!尔等素以奇思妙想着称,于计算一道亦有独到之处。可否……在此绝境之中,再创奇迹?”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科学派代表,以及通过投影与会的灵枢身上。

赵乾与灵枢快速交换了信息。灵枢的核心光芒以前所未有的频率闪烁着,似乎在疯狂检索着科学派所有的技术储备和理论边界。

片刻后,灵枢冰冷的声音响起,却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近乎狂热的运算激情:“理论存在可行性路径。基于对‘星陨模型’复杂度分析及现有技术边界评估,常规计算范式已至极限。需引入……非经典计算范式。”

“非经典计算范式?”诸位长老面露疑惑。

“推演方案:构建基于‘灵子叠加态’与‘灵子纠缠态’原理的灵能量子计算系统。”灵枢投射出复杂的理论模型和灵路结构图,“即,打造一台‘魔改版量子计算机’。”

这个概念,如同天方夜谭,让在场所有传统修士目瞪口呆。量子?计算机?这些词汇对他们而言,比最艰深的上古仙文还要晦涩。

赵乾深吸一口气,努力用相对易懂的方式解释道:“诸位长老,可将世间万物最基本的灵能单位,视为‘灵子’。在特定条件下,一个灵子可同时处于多种状态(叠加态),且多个灵子可产生超越空间的关联(纠缠态)。利用这些特性构建的计算系统,其算力将随灵子数目指数级增长,而非线性增长。理论上,一台拥有足够多‘灵量子比特’的机器,其瞬间算力,足以模拟星辰生灭!”

这个解释依旧让众人云里雾里,但“模拟星辰生灭”这个词,却深深震撼了他们。这简直是传说中仙帝才能拥有的伟力!

“技术路径推演:”灵枢继续冷静地阐述,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1.灵量子比特载体:需要寻找能稳定保持灵子叠加态的特殊材料。候选:1极罕见的天生具备混沌属性的‘太虚石’;2人工合成的、掺杂了特定稀土元素的‘叠加灵晶’(需跨界材料学突破);3利用‘纳米机器人清炉术’在绝对零度灵环境下雕琢的‘绝对纯净灵核’。

2.叠加态初始化与操控:需极端精密的灵能场控制技术,实现灵子的“灵泵浦”与“灵逻辑门操作”。可借鉴‘pId控温炼丹法’的极致控温理念和‘电磁脉冲禁魔领域’中对灵磁场的精细操控技术。

3.纠缠态建立与维持:核心难点!需使多个灵量子比特保持相干性,避免“退相干”(受环境干扰导致叠加态崩溃)。方案:构建超导灵环境(基于‘灵力绝缘防护服’技术升级)、设计动态纠错灵码(借鉴‘灵力区块链’的容错思想)、利用‘虚空石’制造隔离灵场。

4.结果读取:量子计算结果是概率性的,需大量重复测量和统计。可借助‘灵力显微镜下的细胞活性’观测技术升级版,进行单灵子状态探测。

【关键挑战:1.灵量子比特的稳定性(退相干时间)。2.多比特纠缠的规模与控制精度。3.系统极端环境(超低温、超真空、超稳定灵场)的实现与维持。4.量子算法的设计与编译(需将‘星陨模型’转化为量子计算可处理的形式)。】

【成功概率预估:基于现有技术储备及资源条件,低于5%。但若成功,算力提升预计可达现有系统亿倍以上,有望在数日内完成‘星陨模型’解析。】

5%的成功率!亿倍算力提升!这两个数字,让所有人心脏狂跳。这是一个近乎疯狂的赌博,但一旦成功,回报将是颠覆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