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跨位面科技博览会(1/2)
第一百三十九章跨位面科技博览会
“平行世界理论验证”(万花筒计划)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与“镜玄界·流云道宗”的成功联系,如同在流云宗封闭的认知壁垒上,凿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这不仅证实了多元宇宙的存在,更意味着在浩瀚的维度之海中,存在着一个与自身发展轨迹惊人相似的“镜像文明”。双方通过加密信道进行的有限交流,虽然谨慎而克制,却如同久旱逢甘霖,为彼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他者视角与验证平台。技术难题的另一种解法、危机应对的不同思路、乃至对共同威胁“播种者\/天窥者”的交叉印证,都极大地拓展了流云宗科学派的视野,激发了无穷的灵感。
然而,这种跨位面的笔友式交流,其信息量有限、延迟高、且无法进行实质性的技术验证与深度碰撞的弊端也很快显现。无论是流云宗还是镜玄界,都渴望更深入、更直观地了解对方,尤其是亲身体验对方那同源而异构的“科学修仙”成果。这种渴望,源于对知识最纯粹的追求,也夹杂着在“播种者”阴影下抱团取暖的生存本能,更蕴含着一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战略考量。
“目前的交流方式,如同隔靴搔痒。”科学派控制室内,赵乾看着灵枢主屏上显示的、与镜玄界交流中积压的越来越多无法通过文字和简图说清的技术疑问,眉头微蹙,“我们需要一个平台,一个能让两个世界的智慧直面碰撞、让技术成果得以展示、让理念得以交融的盛会。这不仅能加速我们自身的发展,更能向‘播种者’展示我们联合的潜力与决心!”
这个构想,超越了简单的技术交换,上升到了文明交流与战略威慑的层面。举办一场跨越位面的科技博览会,其象征意义与现实价值,无可估量。
“灵枢,”赵乾的目光中闪烁着开拓者的光芒,“基于与镜玄界建立的初步信任及现有技术基础,推演筹办一场安全、可控、高效的‘跨位面科技博览会’的可行性方案。目标:打造一个虚拟与现实结合、展示与交易并行、交流与合作共存的跨维度盛会!代号:‘万界台’计划!”
“指令收到。项目‘万界台’启动。推演核心:平衡开放性与安全性,实现价值最大化。”灵枢的光芒流转,调用所有关于空间技术、虚拟现实、安全防护、跨文明交流的数据模型,开始构建蓝图。
【博览会核心架构推演:】
1.会场选址与构建(安全基石):
?中立位面缝隙:利用“空间锚定技术突破”,在流云宗与镜玄界之间的位面壁垒薄弱处,共同开辟一个临时的、与两界皆保持距离的中立微型次元作为主会场。此会场需由双方共同施加空间锚定,确保其稳定与中立。
?虚拟镜像会场(核心创新):借鉴“虚拟丹修大赛”和“全息投影带货直播”的极致技术,在灵枢与镜玄界对应AI“玄玑”的协同运算下,于中立次元内构建一个超高拟真度的虚拟现实空间。参展方无需亲身跨越位面,只需将展品数据化投影至此,参会者以神识化身进入,即可获得近乎真实的交互体验。极大降低物理跨越的风险。
?实体展品安全交易区:设立小范围、多重隔离的实体展品交接区,用于必须实物验证的关键技术样品交换。采用“跨位面科技交易”中成熟的“盲拍式物物交换”与多重扫描安检流程。
2.参展内容与管理(价值核心):
?分级展示制度:展品按敏感度分级:公开区(基础科学原理、民生科技)、受限区(非核心军事\/战略技术)、机密区(需申请审核的核心技术概念验证品)。
?智能匹配与交易:利用“灵力区块链应用”和“魔改版智能合约”,构建去中心化的展品信息库与交易平台。双方AI可根据权限自动匹配技术需求,并执行安全合约。
?学术交流论坛:设立多个主题虚拟会场,进行实时学术报告、技术研讨、难题攻关合作。
3.安全与风控体系(生命线):
?双重AI监控:灵枢与“玄玑”共同监控会场一切数据流,实时检测规则异常、恶意代码、意识入侵。
?力场护盾全覆盖:中立次元会场由双方“力场护盾2.0”技术叠加保护,随时准备应对物理或规则层面攻击。
?信息过滤与溯源:所有数据传输需经严格过滤,防止技术泄露;任何异常行为将被记录并溯源。
?紧急脱离协议:一旦检测到重大威胁(如“播种者”干预),立即切断与主位面的连接,将中立次元放逐至预设的安全区或启动自毁程序。
4.潜在收益:
?技术大爆发:不同发展路径的科技树碰撞,可能催生颠覆性创新。
?战略互信提升:成功合作能极大增强双方联盟的凝聚力。
?对“播种者”的威慑:展示跨位面联合的科技实力与组织能力。
5.巨大风险:
?技术泄露风险:即便有重重防护,也存在被对方或第三方窥探核心技术的可能。
?信任破裂风险:博览会中任何意外或误解都可能破坏脆弱的互信。
?“播种者”干预:如此高调的跨位面活动,极易引来“播种者”的直接打击或更阴险的渗透。
?文化\/技术冲突:两个相似却独立发展的文明,其技术理念底层可能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