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143章 空间锚定技术突破

第143章 空间锚定技术突破(2/2)

目录

第一次尝试生成微观奇点,能量控制稍有不慎,引发了一场小范围的空间涟漪爆炸,差点将整个实验室卷入亚空间。

第二次,成功生成了持续时间不足千万分之一秒的奇点,但还来不及注入任何规则,就瞬间湮灭。

第三次,终于将一道简单的稳定灵纹注入奇点,但奇点内部的规则与外部差异过大,在边界产生了剧烈的时空剪切力,将用于测试的信息流绞得粉碎。

失败接踵而至,每一次都伴随着巨大的资源消耗和潜在危险。研究人员们几乎不眠不休,依靠灵枢-玄玑海量的模拟数据调整着方案。

转折点来自于对那批外星灵植种子的深度模仿。团队放弃了一开始追求强大却难以控制的能量创造奇点的方法,转而尝试模拟种子那种温和而持久的“负共鸣”场效应。他们研制出一种特殊的“空间惰化灵纹”,这种灵纹不是强行创造新空间,而是让极小范围内的现有空间进入一种“超稳定状态”,对外部规则变化极度不敏感,如同给信息套上了一层“空间绝缘壳”。

然而,单纯的“绝缘”还不够,还需要内部的“锚定”。这时,流云宗一位专精于古老“本命法宝”炼制术的宗师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想法:“为何不将锚点与修士最根本的‘道基’或‘金丹\/元婴’相联系?这些是修士存在性最凝聚的体现,本身就蕴含着强大的‘自我’规则!”

这个想法打破了纯技术的框架,将修真体系的核心与空间科技结合起来!团队开始尝试,在传送丹内集成微型的“道基共鸣器”,在传送启动时,首先与服用者的金丹或元婴产生深度共鸣,将其蕴含的独特“道韵”作为核心规则,注入到由“空间惰化灵纹”创造的“超稳定空间泡”中,从而形成一个以修士自身道基为坐标原点的、“个性化”的“方寸奇点”!

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践起来,需要对每个修士的独特道基进行极其精密的测量和灵纹适配,几乎相当于为每个人定制一枚“本命传送丹”,其复杂度和成本高得吓人。

初现曙光:墨渊的救赎

就在研究似乎又陷入成本与可行性的泥潭时,墨渊真人的情况出现了恶化。他的意识裂痕开始影响修为,灵力运转频频出错。已经没有时间追求完美方案了!

“就用现有最成熟的‘空间惰化灵纹’结合通用的‘神识固化符’,为墨渊师兄定制一枚‘方寸丹’!”赵乾咬牙下令,“这是第一例临床实验,风险极大,但……我们别无选择!”

所有顶尖力量被调动起来,根据墨渊真人的金丹道韵,紧急炼制了一枚特殊的“方寸定魂丹”。这枚丹药的核心,不再是纠缠灵核,而是一个微型的、预先加载了墨渊真人道基参数的空间稳定器。

在无数双紧张目光的注视下,奄奄一息的墨渊真人服下了这枚寄托着全部希望的丹药。丹药之力并非将他传送走,而是在他体内激发了一个微小的“方寸空间”,将他的金丹与核心意识暂时包裹其中!

奇迹发生了!

一直监测着他神识波动的灵枢-玄玑融合体立刻报告:“检测到目标意识范围内的‘非连续点’扩张速度显着降低!外来意识印记的活性受到明显抑制!‘方寸’空间起到了隔离和稳定作用!”

虽然未能逆转已有的损伤,但这枚定制的“方寸丹”成功地遏制了情况的进一步恶化,为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墨渊真人苍白的脸上,恢复了一丝血色。

突破与挑战:从定制到通用

墨渊真人的案例证明,“空间锚定”的思路是可行的!联盟上下为之振奋。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如何将这种高度定制化的、消耗巨大的技术,转化为可以普遍应用的、成本可控的方案。

研究的重心转向了“通用型方寸灵纹”的开发。灵枢-玄玑融合体尝试从海量的修士道基数据中,寻找共性的、最稳定的规则特征,以期设计出能适配绝大多数修士的“标准锚定模板”。同时,对“空间惰化灵纹”进行持续优化,降低其能耗,提升稳定性。

这是一条更加艰难的道路,需要海量的数据分析和无数次实验试错。但这一次,联盟的科学家们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曙光,知道了方向。

“我们已经在‘播种者’的规则壁垒上,凿开了一道缝隙!”赵乾在项目进展会议上,目光灼灼,“‘空间锚定技术’的突破,不仅是为了解决传送丹的副作用,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在高等文明规则霸权下,保持自身独立性与完整性的可能手段!这将是我们未来对抗‘播种者’一切形式意识攻击、规则污染的基石!”

他顿了顿,下达了新的指令:“‘方寸’计划继续全力推进,目标是尽快研发出可实用的二代量子传送丹。同时,将空间锚定技术的原理,开始尝试应用于其他领域,比如重要设施的规则防护、关键人物的意识安全等等。我们要用这项技术,打造一个‘播种者’难以轻易侵蚀的‘净土’!”

空间锚定技术的初步突破,如同在风雨飘摇的联盟堡垒下,打下了一根坚实的桩基。虽然距离彻底解决传送危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联盟终于找到了对抗“播种者”规则侵蚀的有力武器。下一步,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联盟将逐步扭转在意识层面被动挨打的局面,为即将到来的、更加激烈的跨位面对抗,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这项技术本身,也必将催生更多新的应用,深刻改变联盟的发展轨迹。科学的利剑,在磨砺中愈发锋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