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魔修洗白再就业(2/2)
?技术副作用:净化过程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生理或心理后遗症。
?“播种者”干预:“播种者”可能将转化后的魔修视为“失败品”或“背叛者”,进行清除或再次污染。
?伦理争议:对“中度适应者”的转化,其“自愿”程度如何界定?是否构成另一种形式的“强制”?
?预期收益:
?消除内患:化敌为友,减少内部安全压力。
?获取独特能力:获得一批对魔气环境有特殊适应性的专业人员,助力净化事业和对“播种者”的侦查。
?人道主义旗帜:展现联盟的包容与进步,增强内部凝聚力与外部吸引力。
?深化对魔气理解:通过研究转化过程,更深入地理解魔气与生灵相互作用的机制。
推演结果显示,计划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但风险极高,成功的关键在于精细的分层策略、可靠的技术保障和强大的组织执行力,尤其是对“自愿”原则的坚守。
“涅盘”试点:荆棘中的探索
尽管争议重重,但在赵乾的力主下,“涅盘”计划谨慎地启动了试点。联盟在偏远但环境可控的“寂灭荒原”边缘,设立了一处高度戒备的“新生营地”。
首批自愿(或在有限选择下被迫“自愿”)加入计划的,是数十名在边境冲突中被俘的、属于“中度适应者”和“轻度沾染者”的魔修。他们怀着怀疑、恐惧、甚至是一丝微弱的希望,被送入营地。
过程远比预想的艰难。
特制的“净魂丹”在初期临床试验中,药性难以把控。一名魔修因体内魔气与丹药之力冲突过于剧烈,导致经脉寸断,虽经全力抢救保住了性命,但修为尽失,形同废人。此事在营地内引发了恐慌和抵触情绪。
心理引导更是举步维艰。魔修们长期在残酷环境中生存,心防极重,对引导师充满不信任。构建的“心魔幻境”往往引发他们激烈的抗拒甚至攻击行为。进展缓慢,挫折感弥漫。
转机出现在一位名叫“墨影”的年轻魔修身上。他本是小型正道宗门弟子,因宗门被魔修攻破,为复仇和生存被迫修炼魔功,但内心始终怀有对光明的渴望。在引导师的耐心帮助下,他率先突破了心防,成功度过了最危险的净化初期。当他体内恶性魔气被清除大半,眼神恢复清明的那一刻,他流下了混杂着痛苦与解脱的泪水。他的成功,成为了营地内第一个活生生的榜样,极大地鼓舞了其他观望者。
联盟也及时调整了策略,放缓了净化速度,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并允许转化者在通过初步评估后,参与一些营地的辅助管理工作,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和价值。同时,联盟通过严格保密的信息渠道,有限度地公布了“墨影”等人的成功案例,逐步引导外界舆论。
成效与暗流:新生与隐患
经过数月的艰难探索,“新生营地”取得了初步但意义重大的成果。约有三分之一的试点魔修成功完成了初步净化,心智稳定,表达出愿意遵守联盟规则、并以其特殊能力为联盟效力的意愿。其中数人因其对魔气的敏锐感知,被编入特殊的“环境监测小组”,在探测边缘地带顽固魔气源头上,果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这一成果,极大地增强了联盟推进“涅盘”计划的信心。更多设施更完善、管理更科学的“转化中心”开始在各地筹建。一项旨在保障转化者权益、明确其义务的《魔修转化与融入管理办法》也开始起草。
然而,暗流依旧涌动。
灵枢-玄玑的监控发现,个别转化者在私下交流中,仍会使用一些带有魔道色彩的暗语,流露出对过去力量的些许怀念。虽然目前没有发现破坏行为,但这种“文化惯性”令人警惕。
更严重的是,边境巡逻队在一次清剿小型魔修聚集点的行动中,发现了一名负隅顽抗的魔修头目,其身上竟然携带着一件制作精良、带有明显“虚无之影”组织技术特征的通讯法器!这表明,确实有外部势力在试图接触、甚至操控这些散落的魔修势力,可能意在破坏“涅盘”计划,或将这些魔修作为新的渗透工具。
“涅盘计划绝不能停,但安全警戒必须提到最高级别!”赵乾在听取汇报后,斩钉截铁地指示,“对所有申请转化的魔修,背景审查要更加严格。对转化成功者,既要给予信任和机会,也要建立长期的、隐蔽的观察机制。同时,加大对外部势力渗透魔修群体的打击力度!我们要争取的,是迷途知返的同道,绝不能给‘播种者’的代理人任何可乘之机!”
“魔修洗白再就业”的尝试,如同在雷区中开辟道路,每一步都充满风险,但也蕴含着化解内部矛盾、增强自身力量的巨大潜力。联盟在践行包容与救赎理念的同时,也必须时刻提防潜在的陷阱与反噬。下一步,如何确保这一敏感进程的公平与安全,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新的伦理挑战,例如成立“科学派道德委员会”来监督此类边缘群体的转化与待遇问题,将成为联盟社会治理能力的新考验。科学的包容性,正在尝试净化最顽固的污渍,但这个过程,需要无比的谨慎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