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155章 灵植基因库建设

第155章 灵植基因库建设(1/2)

目录

第一百五十五章灵植基因库建设

“生态平衡修复计划”(大地母神)的艰难推进,如同一场漫长而精细的外科手术,在联盟被“转基因灵植危机”重创的生态肌体上,一点点剔除腐肉,催生新芽。修复区的隔离屏障内,纳米机器人日夜不休地净化着土壤与水源;经过严格筛选的“生态工程师”物种被引入,试图重新编织破碎的食物网;人工调节塔释放出温和的灵波,引导紊乱的灵气流回归正轨。过程缓慢,挫折不断,但监测数据上那几个微弱向好的指标——异常灵波强度下降百分之五,土壤污染浓度略有降低——如同阴霾中透出的星光,给予了联盟坚持下去的希望。

然而,修复过程中的种种艰难,尤其是面对那些因基因污染而失去原始性状、甚至威胁到生态平衡的变异灵植时,联盟科学家们痛切地意识到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拥有“纳米修复机器人”和“环境调节塔”这样尖端的技术,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健康的“种子”来重新填充修复后的生态位,一切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那些曾经被认为“低产”、“落后”而被忽视、甚至因推广转基因作物而濒临灭绝的本土原生灵植品种,其无可替代的遗传多样性、环境适应性和生态稳定性价值,在这场危机中凸显无遗。

“我们差点为了追求单一果实的丰硕,而烧毁了整片蕴藏着无限可能的种子森林!”在一次修复计划进展评估会上,一位资深灵植学家指着灵犀镜中显示的、一种仅在某个偏远山谷幸存的原生“固灵草”影像,痛心疾首地说道,“这种草看似平凡,但其根系能与特定土壤微生物形成独特共生体,是稳定坡地灵脉的关键!而我们大规模推广的转基因灵植,几乎使其绝迹!若非‘青霖药谷’的修复点附近恰好残存一小片,我们甚至不知道去哪里寻找它来重建生态!”

镜玄界的生态代表也深有同感:“我界亦有类似教训。过度追求灵植的‘性能’,导致遗传背景日益狭窄,一旦遭遇未知病害或环境剧变,整个农业体系可能面临崩溃风险。我们必须立即行动,抢救性保护那些承载着亿万年进化智慧的本土灵植资源。”

“生态修复计划”暴露出的种质资源危机,与“丹药品控标准升级”后对丹药原料稳定性、安全性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及“灵力生态农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共同将一项原本处于辅助地位的工作,推到了联盟战略规划的焦点位置——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高安全性、多功能性的“灵植基因库”。这不再仅仅是一个保存标本的“博物馆”,而应是一个关乎联盟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丹药工业根基乃至文明延续的“诺亚方舟”和“战略资源库”。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但我们必须用最坚实的材料来修补这个漏洞!”赵乾在联盟最高议会上的发言掷地有声,“过去的教训告诉我们,不能将文明的未来寄托在少数几种经过人工高度修饰、潜在风险未知的‘超级灵植’上。我们必须建立一座足以抵御任何风浪的遗传资源宝库!这座基因库,不仅要收藏、保存,更要研究、利用,要成为我们应对未来一切生态挑战、进行作物改良和丹药创新的基石!它必须是跨位面的、绝对安全的、技术领先的!此项工程,由农殿牵头,联合丹堂、器堂、阵堂及镜玄界相关机构,科学派道德委员会全程监督,灵枢-玄玑提供核心算力支持。计划代号:‘种子方舟’!”

“指令收到。项目‘种子方舟’启动。推演核心:构建跨维度、超长期、活体动态的灵植遗传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灵枢-玄玑的光芒流转,开始调用海量数据:从“灵植基因库”概念的早期雏形,到“纳米修复机器人”的微观操作技术;从“空间折叠稳定技术”到“力场护盾2.0”的防护理念;从“跨位面材料供应链”的物流经验,到“净化塔网络”的环境控制技术;乃至从“外星科技残片解密”中获得的关于超长期生命保存的奇异思路。

【“种子方舟”计划架构推演:】

?选址与空间架构(坚不可摧的方舟):

?主库选址:摒弃传统地面或山洞库,选定位于流云宗与镜玄界之间、经过严格空间锚定的一个独立微型半位面。该位面与主位面保持微弱连接,易于控制进出,且一旦遭遇不可抗威胁,可随时切断连接,实现绝对物理隔离。

?多重防护体系:半位面外围布设复合型“力场护盾2.0”,内部关键区域叠加“空间折叠屏障”和“规则锚定灵阵”,抵御物理攻击、空间撕裂及规则层面侵蚀。库区环境与外部完全隔离,自成一系。

?灾难应对预案:预设“位面放逐”、“信息备份瞬移”、“最终净化”等多重极端情况应对方案。

?保存技术体系(跨越时空的休眠):

?多形态保存:不仅保存种子,还包括活体植株(于模拟原生境的“灵圃空间”)、组织样本、花粉、以及完整的灵植基因灵纹图谱(数字化种子)。利用“空间折叠炼丹房”技术,在有限空间内拓展出不同的生态环境模拟区。

?超低温灵封技术:结合镜玄界“极寒灵晶”与流云宗“时间流速减缓灵阵”,创造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灵封环境,极大降低样本代谢,目标保存年限达万年以上。

?活体动态保存库:对重要、濒危或研究中的活体灵植,在高度可控的“灵能生态箱”中延续种群,并持续观察其进化。

?数字化基因库:利用“灵子扫描术”对每一份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存入由“灵力区块链”技术保障的加密数据库,实现信息的永久保存和便捷共享,即便实体样本损毁,亦有“数字火种”存续。

?功能定位与研究应用(智慧的宝库):

?抢救性收集:立即派出专业考察队,深入联盟乃至尚未被严重污染的偏远地域,抢救性收集各类原生灵植种质资源,尤其是那些独特生态位的关键种和濒危种。

?系统性研究:设立专门的研究区,利用库内资源,深入研究灵植的遗传多样性、适应性进化机制、与环境的互作关系,为生态修复、品种改良和应对未来环境变化(如气候变化、新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创新源泉:为丹药研发提供更安全、更多样的原料选择;为“灵力生态农场”筛选最适应当地环境的优良品种;甚至探索如何利用野生近缘种的优良基因(通过更谨慎、更尊重自然规律的方式)来改良栽培作物。

?管理与共享机制(共有的财富):

?最高权限管理:由联盟最高议会、科学派道德委员会、农殿、镜玄界生态院代表组成联合管理委员会,共同决策。

?分级授权使用:根据不同安全等级和用途,设定严格的样本使用审批流程。基础种质向全联盟符合资质的研发机构开放申请,珍稀濒危种质使用需最高委员会批准。

?镜玄界备份库:在镜玄界建立镜像备份库,实现跨位面容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