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科技与传统融合(2/2)
这种“四不像”的产物,既不符合丹方,也不符合药剂标准,却奇迹般地稳住了伤员的伤势。消息传回,引起了林枫的高度重视。他敏锐地感觉到,这种在极端条件下被逼出来的“土法融合”,或许指向了一条新路:不拘泥于固有形式,而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自由取用科技和传统中最有效的“工具”和“思路”,进行创造性组合。
受此启发,林枫力排众议,在“融贯计划”下设立了一个特殊的“奇技院”,招募那些既懂科学原理又不拘一格的“怪才”,以及像玄素真人这样思想开明的传统大家,给予他们极高的自由度和资源,专门从事“非标准”的融合探索。
奇技院的氛围天马行空。这里,有人尝试用“相控阵雷达”的技术原理,来扫描和解析丹药内部的“能量场”和“信息场”,试图量化“丹韵”;有人利用“人工智能器灵”学习海量的古代丹经和医案,从中挖掘人类直觉背后的潜在模式;更有大胆者,甚至将“转基因灵植”技术与传统“灵植点化术”结合,试图培育出能主动适应不同修士体质、甚至能“感知”丹师意图的“智能灵药”。
挑战:融合深处的暗流
然而,融合之路绝非坦途。最大的挑战来自于“灵韵丹盟”内部和科学派“纯化派”的持续阻力。
灵韵丹盟内部以长老玄木真人(已隐退的玄木真人之师弟)为首的“守旧派”,激烈抨击玄素真人与科学派合作是“数典忘祖”、“以术害道”,认为将丹道奥秘数据化是对祖师的亵渎,担心最终会导致传统精髓被科学完全吞并。他们甚至威胁要将玄素真人逐出丹盟。
而科学派的“纯化派”则抓住融合研究中不可避免的失败和不可解释的现象大做文章,指责“奇技院”浪费资源,研究“伪科学”,是联盟科技发展的倒退。他们利用在议会和学术委员会的影响力,不断试图削减“融贯计划”的预算,诋毁其研究成果。
更深的隐患,来自于外部。灵枢-玄玑监测到,在关于科技与传统融合的争论最激烈时,联盟的灵网中悄然出现了数篇分析深刻、看似中立,实则极富煽动性的文章。这些文章一方面夸大传统技术的“神秘”和“不可控”,渲染融合的危险;另一方面又暗示科学派正在“窃取”传统派的核心机密,挑拨离间。其手法高超,来源隐蔽,经灵枢-玄玑溯源分析,其背后隐隐有“虚无之影”活动过的痕迹。显然,有外部势力不希望看到联盟成功实现这种融合,正在千方百计地进行破坏。
希望:新文明的曙光
尽管阻力重重,但融合的种子一旦播下,便在适宜的土壤中顽强生长。奇技院在林枫和苏晓的坚定支持下,顶住压力,陆续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果:
?成功开发出“灵能谐振分析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量化检测丹药的“灵性”强度和谐振频率,为“灵纹丹”的品级评定提供了初步的科学依据。
?结合传统“望闻问切”和科学派“全身灵能扫描”,创建了更精准的“个体化药效预测模型”,为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丹药”定制奠定了基础。
?最引人注目的是,玄素真人与一位年轻的人工智能专家合作,尝试将一种古老失传的、需要丹师具备特殊“慈悲心”才能炼制的“度厄丹”的炼制心法,进行拆解和模拟,最终通过“人工智能器灵”辅助和特定的灵能场引导,让一位心境符合要求的科学派丹师成功炼制出了简化版的“度厄丹”,虽然效果不及原版,却开辟了用技术手段辅助、甚至“学习”和“复制”特定心境炼丹法的全新路径!
这些成果,虽不完美,却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科技与传统融合”的巨大潜力。它既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也不是谁吞并谁,而是在深刻理解彼此精髓的基础上,诞生出的全新范式。一种既拥有科学的严谨与力量,又不失生命的灵动与温度的“新丹道”,正在孕育之中。
“融合不是终点,而是新文明的起点。”林枫在奇技院的一次内部总结会上,看着实验室中那些正在用灵能束雕刻丹药基质、同时口中念念有词感受药性变化的年轻研究员们,感慨地说道,“当我们的技术,既能解析星辰的轨迹,也能聆听草木的呼吸,我们的文明,才真正拥有了迈向星海的底蕴。”
“科技与传统融合”的征程,注定漫长而曲折,但其展现出的勃勃生机,已为联盟的“丹修文明新篇章”描绘出了激动人心的轮廓。下一步,这场融合将如何深刻改变联盟的社会结构、力量体系乃至应对“播种者”威胁的方式?而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又将如何阻止这场可能让联盟变得更加强大的融合?新的风暴,正在融合的曙光中悄然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