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全球科技修仙宪法(1/2)
林枫在万众瞩目下正式就任科学派领袖、联盟最高执政官。权力的交接平稳完成,但所有人都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他接手的联盟,虽已踏入星际舞台,内部却远未达到铁板一块。旧有的利益格局、不同发展路径的争论、以及加入星际联盟后带来的全新冲击,都急需一部能够凝聚共识、规范秩序、指引未来的根本大法。
因此,林枫上任后的第一项重大议程,便是推动制定《全球科技修仙宪法》。这不仅是履行竞选承诺,更是关乎联盟能否在星际时代行稳致远的基石。他要在赵乾打下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能够适应星辰大海的、更加成熟稳定的文明框架。
立宪之争:理念的激烈碰撞
宪法起草委员会迅速成立,由林枫亲自挂帅,苏晓、玄玑真人、南宫烈等各派代表人物,以及法学、社会学、伦理学乃至传统宗派的贤者共同参与。然而,会议甫一开始,激烈的争论便几乎掀翻屋顶。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几个核心问题上:
1.文明根基:科技与修仙孰主孰次?
?激进科学派(以部分元老为代表):主张宪法应明确“科学方法论”为联盟唯一至高准则,修仙体系应作为被研究、被优化的“对象”而非平等伙伴。要求限制甚至逐步取消传统修炼法门的公开传授,将资源彻底集中于科技研发。
?融合派(林枫、苏晓为核心):坚持“科技为用,修仙为体”。认为科技是强大的工具和手段,但修仙文明对生命本质、宇宙大道的感悟和追求是联盟独特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基石。宪法应保障两种体系的平等地位与自由融合,鼓励创新,而非人为设限。
?传统守护者(少数受邀的古老传承代表):则担忧科技侵蚀道统,要求宪法明确保护传统修炼法的纯粹性,甚至提出设立“传统文化保护区”。
2.权力边界:个体自由与集体安全的平衡
?自由派(多为年轻精英、灵网活跃分子):深受“开源运动”和星际联盟开放理念影响,强调最大限度保障修士个体的权利与自由(如灵网访问自由、研究自由、跨位面迁徙自由),限制执政机构权力,反对任何形式的大规模监控。
?秩序派(以南宫烈部分军方、安全部门势力为后盾):则强调星际环境的未知与危险,主张宪法应赋予执政官在紧急状态下更大的权力,包括有限的网络监管、对可疑星际接触的审查权,以应对可能的外部威胁(如“播种者”或敌对文明)。
3.星际定位:开放合作与独立自主的尺度
?星际合作派:主张宪法应明确联盟作为星际联盟积极成员的身份,鼓励最广泛的科技、文化合作,甚至考虑在适当时机接纳符合条件的外星文明个体成为联盟“荣誉公民”。
?文明本位派:则警惕外部影响,要求宪法强调联盟的独立性和文化主体性,对星际合作设定红线,核心技术和关键基础设施必须完全自主可控,限制外星文化产品的大规模传播。
破局:林枫的智慧与苏晓的钥匙
争论陷入僵局,各方互不相让。林枫深知,强行表决只会导致宪法先天不足,甚至引发分裂。他并没有利用领袖权威强行推动自己的方案,而是采取了更巧妙的方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