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228章 丹修文明星际发展

第228章 丹修文明星际发展(1/2)

目录

第二百二十八章丹修文明星际发展

“曙光系列”安全灵植的成功培育与推广,如同在漫长寒冬后破土而出的第一抹新绿,为在接连不断的危机中艰难前行的丹修联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尽管产量和灵力效能暂时无法与巅峰时期相比,但其无可挑剔的安全性和对恶劣环境独特的适应性,稳住了联盟的粮食安全基本盘,也让备受打击的民心士气得到了难得的喘息和复苏。农业总署主导的“三分法”粮食供应体系初步建立,联盟暂时摆脱了饥荒的阴影。

然而,林枫、苏晓等联盟最高层并没有丝毫松懈。他们深知,解决吃饭问题仅仅是维持生存的底线。敌人——那个隐藏在星空深处、手段层出不穷的“暗影编织者”及其背后的势力——绝不会因为联盟暂时的稳定而罢手。之前的基因库污染、意识渗透、规则武器攻击,无一不表明对手的科技水平和对规则的理解,至少在局部领域,达到了令人心悸的高度。被动防御,只能延缓败亡,无法赢得未来。

“我们必须突破!”在一次绝密的最高战略会议上,林枫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核心成员,语气斩钉截铁,“敌人攻击我们的丹药、灵植、生态、乃至意识,根本目的是要扼杀我们文明发展的潜力,阻止我们向更高层次跃迁。我们不能只满足于修复创伤,必须主动寻求突破,实现丹修文明的星际发展!”

“领袖,您的意思是……?”玄玑真人抚须沉吟,眼中精光闪烁。

“是时候将我们在逆境中被迫点亮的科技树,进行一次全面的整合与升华了。”苏晓接话,她调出一副复杂的、交织着灵力流与数据链的全息星图,“基因库危机让我们意识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催生了‘曙光计划’和全新的灵植培育理念;意识攻击逼迫我们升级了‘明心镜’系统和脑波防御技术;规则武器让我们加速了对反物质、空间折叠、时间流速的探索。这些散落的珍珠,需要用一条主线串联起来,形成一条通往更高层次的、属于我们丹修文明的独特发展路径!”

这项宏大的文明升级计划,被命名为“星火燎原”,旨在推动丹修文明完成一次质的飞跃,从目前偏重应用和防御的“星际生存”阶段,迈向主动探索和塑造规则的“星际发展”新纪元。其核心围绕三大支柱展开:

第一支柱:能量本源跃迁——从“灵力应用”到“规则驭能”。

联盟不再满足于将反物质作为简单的、更高效的能源。苏晓领导的“创世”项目组,集中了所有规则研究领域的顶尖力量,开始尝试理解并驾驭反物质湮灭背后更深层的物质与能量转换规则。他们不再仅仅建造更大的“太阳井”,而是开始设计微型的、可控制的“规则奇点炉”,试图模拟宇宙大爆炸初期的极端物理条件,探索从虚无中创生能量、定义基本粒子的可能性。同时,对“灵力”本质的研究也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试图解析其作为一种同时蕴含能量与信息、可能贯穿多个维度的特殊存在,与常规物理规则的接口和超越之处。这项研究一旦取得突破,联盟的能量科技将不再受限于现有物理规律,实现真正的“无中生有”,为文明提供近乎无限的能源,并可能打开通往更高维空间的大门。

第二支柱:生命形态进化——从“适应环境”到“定义生态”。

“魔气杂交”的惨痛教训和“曙光灵植”的成功,让联盟对生命科学有了颠覆性的认识。新的“生命方舟”计划不再仅仅是保存基因,而是致力于创造能够主动净化环境、抵抗规则污染、甚至根据需求自主进化的“智慧生态”。生物学家与阵法师、灵植夫通力合作,尝试将复杂的净化法阵、能量引导回路以“灵能基因”的形式编码进灵植的生命蓝图中,培育出能够吸收特定污染物、稳定空间结构、甚至生成局部规则力场的“活体法宝”。对修士自身的生命形态研究也进入深水区,在严格伦理监管下,探索如何安全地利用基因编辑和规则谐振,打破寿命瓶颈、提升灵魂强度,使个体生命能够更好地适应并参与星际开拓。

第三支柱:存在形式拓展——从“位面居住”到“维度生存”。

空间折叠技术的成熟,让联盟拥有了改造环境的能力。但“星火计划”的目标更为宏大——不仅要能折叠空间,更要能创造空间、稳定空间,乃至短暂地介入时间流。工程团队开始设计巨型的“空间稳态发生器”,旨在为远征舰队或前沿基地提供不受外界规则扰动的“绝对安全区”。对时间流速的控制研究则转向更精细的方向,试图制造小范围的、可精确调控的“时间泡”,用于极端环境下的科研或紧急救援。更前沿的理论组,甚至在苏晓的带领下,开始基于“平行世界理论”和“银辉秩序”留下的蛛丝马迹,构思如何探测乃至与其它可能性存在的“平行自我”进行有限的信息交互,以期获得超越当前认知的技术灵感。

“星火计划”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每一项研究都触及宇宙的深层奥秘,充满了未知的风险。试图稳定人工奇点的实验数次引发小范围的空间崩溃;编码了复杂法阵的灵植初期成活率极低,且性状极不稳定;对时间泡的精确控制更是屡屡失败,甚至险些造成研究人员寿命的异常流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