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 > 第167章 诸侯并起 烽烟再燃

第167章 诸侯并起 烽烟再燃(1/2)

目录

然而,相对于支持刘进的,反对刘进的世家就更多了。

冀州邺城的袁绍府邸,近来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各州世家的使者络绎不绝,送来的粮草、军械堆积如山,府门前的广场上,每日都有来自各地的壮丁被编入军队,甲胄碰撞声、操练呐喊声此起彼伏,一派鼎盛景象。

议事厅内,袁绍端坐主位,看着手中各州世家送来的投名状,脸上抑制不住地露出得意之色。身旁的许攸、逢纪等谋士满面红光,连素来沉稳的审配,眼中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主公,自从刘进推行新政,短短两月的时间,我军兵力已达五十万,粮草更是可支撑三年,这都是托了刘进那小子的福啊!”逢纪抚掌大笑,语气中满是嘲讽,“他推行新政,得罪了天下世家,反倒让主公坐收渔利,真是天赐良机!”

审配也道:“何止兵力?各州世家为表忠心,送来的铁器、马匹不计其数。主公下令效仿刘进军队组建的三万铁甲军,如今已全员披甲,战马皆配马铠,战斗力远超寻常军队。再过一月,铁甲军规模可达五万,到时候挥师南下,定能一举荡平长安!”

袁绍捋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傲然。他从未想过,自己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拥有如此庞大的势力。刘进的新政,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面,激起的涟漪让所有恐惧家族利益受损的世家都向他靠拢——毕竟,如今放眼天下,唯有他袁绍有实力与刘进抗衡。

“青州的崔家、卢家已率部来投,带来兵马三万;幽州的韩馥旧部联合乌桓骑兵,愿听主公调遣;就连关中侥幸逃出来的几个世家,也将私藏的甲胄兵器尽数献上……”许攸一一禀报,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慨,“主公,如今我军势大,当尽快制定伐汉大计,迟则生变。”

袁绍点头,目光扫过地图上冀州、青州、幽州连成一片的疆域,沉声道:“传我令,命鞠义,牵招各率五万大军,屯兵黎阳、白马,随时准备渡过黄河;命袁谭,高干操练铁甲军,务必做到令行禁止;另派使者前往青州,联络曹操,许以高官厚禄,让他从东线牵制刘进兵力。”

“主公英明!”众谋士齐声应道。

议事厅外,阳光正好,映照着邺城高耸的城墙与城外连绵的军营。袁绍站在窗前,望着这鼎盛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志得意满。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率军攻入长安,取代刘进,成为天下之主的场景。

只是他没注意到,审配望着那些送来的粮草军械,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这些世家的支持,看似无偿,实则都带着条件,将来若是真能平定天下,这些世家索要的回报,恐怕会让冀州不堪重负。但此刻主公意气风发,他终究还是将疑虑压在了心底。

与冀州的鼎盛相比,青州北海的曹操军营,显得有些寒酸,却透着一股紧绷的锐气。中军帐内,曹操正与程昱、曹昂查看军报,案上的油灯跳动着,映出他眼中的复杂神色。

“父亲,青州本地的王氏、赵氏已送来粮草五千石,愿意助我军扩充兵力。”曹昂指着军报,语气中带着一丝振奋,“加上之前收拢的残部,我军现有兵力五万,虽不如袁绍势大,却皆是百战余生的精锐。”

程昱补充道:“王氏、赵氏虽在青州不算顶尖世家,却掌控着北海的盐场与铁矿,有他们支持,我军的军械粮草暂无大碍。只是……他们也提出条件,希望将来主公能废除刘进的新政,恢复世家旧制。”

曹操冷笑一声,将军报拍在案上:“恢复旧制?这些世家,永远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若真能平定天下,我岂能让他们再像以前那般作威作福?”

话虽如此,他却也知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不能得罪这些世家。他沉吟片刻,道:“告诉王氏、赵氏,只要他们全力支持我军,将来之事,容后再议。另外,命曹仁,曹休加紧操练兵马,尤其是骑兵,务必做到来去如风——咱们兵力不足,只能以奇制胜。”

“是!”曹昂领命而去。

帐内只剩下曹操与程昱,气氛一时有些凝重。程昱看着曹操鬓边新增的白发,低声道:“主公,袁绍势大,又拉拢了众多世家,将来若是与我军反目,怕是难以抵挡。不如……暂且依附于他,待时机成熟再另做打算?”

曹操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倔强:“依附袁绍?当年我在兖州时,他便想吞并我,若非我拼死抵抗,早已身首异处。此人外宽内忌,绝非可托身之人。如今他势大,又有刘进这个大敌,咱们暂且与他虚与委蛇,却不能真的沦为他的附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