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昌乐困守 血战围城(1/2)
昌乐县城的城头,晨曦透过薄雾洒在斑驳的城砖上,映出一层冷冽的光泽。刘进身着轻便的铠甲,凭栏而立,目光平静地望着城外黑压压的敌军大阵。他身后,樊梨花带着凤凰卫的亲卫们手按刀柄,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嗯,凤凰卫是凤卫新改的名字。
城下,曹操的五万先锋大军已列阵完毕,旌旗如林,刀枪如芒,黑压压的人头从城下一直延伸到数里之外,仿佛要将这座小小的县城吞噬。曹操立马于阵前,望着城头那道从容的身影,心中却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他的目光越过城墙,落在县城西北方向的一座军营上——那里插着一面醒目的“卫”字大旗,旗下的士兵盔明甲亮,阵列整齐,正是刘进麾下最精锐的十三太保卫鼎军!
“怎么会是卫鼎军?”曹操喃喃自语,眉头紧锁。卫鼎军一直驻守在兖州前线,与袁曹联军主力对峙,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昌乐?难道秦琼已经识破了他们的计谋,提前派兵增援?
这个念头让他后背发凉。若卫鼎军在此,那兖州的汉军主力是否也已行动?他们这三十万大军,看似人多势众,一旦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后果不堪设想。
“主公,”荀彧策马来到曹操身边,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卫鼎军大营,脸色同样凝重,“那旗帜……确实是卫鼎军的样式。只是不知是真有其军,还是刘进故布疑阵,想用空营来迷惑我军?”
曹操摇了摇头,眼神锐利如鹰:“不像空营。你看营中炊烟,虽不多却连绵不断,寨墙之上还有士兵巡逻,步伐沉稳,绝非寻常乡勇能模仿。这卫鼎军,十有八九是真的。”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传令下去,大军原地待命,不得擅自攻城。快马给本初送信,让他速率主力赶来,越快越好!此地情况有变,必须合兵一处,再做打算!”
“诺!”荀彧抱拳领命,转身匆匆离去安排。
曹操勒转马头,再次望向城头的刘进,目光复杂。他想不明白,刘进为何敢守在这座小小的昌乐县城?难道他真的有恃无恐?还是说,这背后藏着更大的陷阱?
城头上,刘进将曹操的犹豫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用卫鼎军牵制敌军,拖延时间,等待李靖和秦琼的大军形成合围。这座昌乐县城,就是他为曹操和袁绍准备的囚笼,而卫鼎军,便是囚笼的第一道枷锁。
一日后,昌乐县城外尘土飞扬,袁绍率领的二十五万主力大军终于赶到。三十万大军如同黑色的潮水,将小小的昌乐县城团团围住,旌旗蔽日,鼓角震天,连空气都仿佛被这股庞大的军势压得凝滞起来。
袁绍立马于曹操身边,看着城头上飘扬的汉旗,又看了看西北方向的卫鼎军大营,眉头拧成了疙瘩:“孟德,这卫鼎军是怎么回事?秦琼的主力呢?”
“尚未可知。”曹操沉声道,“卫鼎军在此已一日有余,始终按兵不动,既不攻城,也不后撤,像是在等待什么。我怀疑,秦琼很可能已率兖州主力北上,说不定就在附近埋伏。”
袁绍脸色一变:“那我们岂不是陷入了刘进的圈套?”
“不好说。”曹操摇了摇头,“刘进只有一座县城和一支卫鼎军,就算秦琼赶来,汉军总兵力也不过十万左右,未必能吃下我三十万大军。或许……这是他们的诱敌之计,想引我们攻城,再趁机袭扰粮道?”
两人正商议间,城头上忽然传来一阵梆子声。只见刘进走到垛口边,身旁的亲卫展开一面令旗,朝着卫鼎军大营的方向挥动了三下。片刻后,卫鼎军大营中也升起一面旗帜,回应着城头的信号。
“他们在联络!”袁绍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不管秦琼是否到来,这昌乐县城必须尽快拿下!刘进在此,便是我军的天赐良机,绝不能错过!”
曹操点头赞同:“不错。三十万对一万,就算再有一万多卫鼎军倾巢而出,我军也能先破城池,斩杀刘进!到时候汉军群龙无首,再多兵马也无用!”
两人当即决定:次日清晨,全力攻城!同时由曹操亲率五万兵马,监视卫鼎军大营,防止其出城偷袭。
消息传回城中,刘进正坐在县衙的大堂内,听着凤凰汇报军情。
“陛下,李靖将军已率十万兵马在昌乐东南的青云山埋伏妥当,只待敌军攻城疲惫,便可从侧翼杀出。”凤凰指着地图说道,“秦琼将军的大军距离此地还有三日路程,已传令加速行军,预计能按时抵达。”
刘进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地图上的昌乐县城:“三日……足够了。传令下去,这三天,务必守住城池,不能让敌军踏上城头半步。”
他看向站在堂下的狄青,沉声道:“狄青听令!”
“末将在!”狄青上前一步,抱拳领命。
“朕命你为守城主帅,统领城中所有兵马,务必坚守三日。”刘进语气凝重,“城在人在,城破……提头来见!”
“末将领命!”狄青沉声应道,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臣定保昌乐三日无虞!”
刘进满意地点点头,又看向卢俊义、马超等人:“诸位皆是我大汉猛将,当与狄将军同心协力,共守此城。”
“我等遵旨!”卢俊义、马超、关平、许褚、秦怀道等将领齐声应道,声震大堂。
随后,狄青开始分派任务:“卢俊义将军,你率两千兵马守东门,那里地势平缓,是敌军主攻方向之一,务必小心!”
“卢俊义领命!”卢俊义手持麒麟黄金矛,沉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