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 > 第259章 长安议策 东征东瀛

第259章 长安议策 东征东瀛(2/2)

目录

“陛下,依臣看,此事不足为虑。”首先开口的是鲁肃,他性子沉稳,此刻却摇着扇子,语气轻松,“东瀛不过弹丸之地,据那卑弥呼所说,全境人口不过两三百万,曹操就算占了那里,又能折腾出什么风浪?我大汉如今国力鼎盛,带甲百万,就算他日后想回来,也不过是螳臂当车。”

沮授立刻反驳:“子敬此言差矣!曹操其人,雄才大略,且韧性极强。当年兖州之败、青州之险,他都能绝境逢生,如今在东瀛占得先机,若给他十年时间,未必不能整合当地势力,积蓄力量。到那时,隔着万里大海,我军征讨不易,岂不是养虎为患?”

“沮公与我意同。”法正接过话头,他眼神锐利,语气果决,“曹操是陛下的心腹大患,一日不除,一日难安。如今他羽翼未丰,正是剿灭的好时机,若等他站稳脚跟,悔之晚矣!臣建议,即刻调集水师,远征东瀛,务必将其斩草除根!”

“孝直太过激进了。”房玄龄摇了摇头,“如今江东战事尚未完全结束,朱元璋困守吴郡,虽已是强弩之末,却仍需大军牵制。若此时分兵远征东瀛,少则不利,多则恐让江东再生变数。依臣看,不如先搁置此事,待平定江东后,再徐图东瀛不迟。”

杜如晦补充道:“玄龄所言极是。兵法有云,攘外必先安内。江东未定,不宜劳师远征。况且大海之上,风浪难测,粮草转运不易,大军出征,耗费巨大,得不偿失。不如先派细作前往东瀛探查虚实,待摸清曹操的底细,再做打算。”

“不然!”郭嘉突然开口,他总是一副慵懒的样子,此刻却坐直了身体,眼中闪烁着精光,“曹操最擅长的就是抓住时机。若等我们平定江东,他早已在东瀛站稳脚跟,说不定还能联合当地部落,形成气候。到那时,就算我们想打,也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依我看,不如趁他立足未稳,打他个措手不及!”

戏志才附和道:“奉孝说得对。江东战事,岳飞元帅足以应对,朱元璋已是瓮中之鳖,早一日晚一日平定,影响不大。倒是曹操,此人若在东瀛发展壮大,日后必成大患。以其智谋,说不定还会联络草原残余势力,南北夹击,那时我大汉将陷入被动。”

王猛却有不同看法:“两位先生所言虽有道理,却忽略了东瀛的地理环境。据史书记载,东瀛诸岛,多火山地震,且与中原隔着万里大海,就算打下了,治理起来也极为困难。耗费国力拿下一块无用之地,并非明智之举。依臣看,只需派水师封锁其与中原的联系,不让其势力渗透过来即可,不必远征。”

刘晔摇头:“景略先生此言差矣。东瀛虽偏远,却也有其价值。那里人口可以运回来为奴,、木材等也有大用,且海域广阔,若能纳入版图,可为我大汉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更重要的是,若让曹操在那里建立稳固的政权,等于在我大汉的东方埋下一颗钉子,日后子孙后代,恐要为此付出鲜血代价。”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有的主张立刻出兵,有的建议暂缓,有的认为无需理会,有的则提议先探查虚实。十几位智谋之士,各执一词,引经据典,一时间养心殿内吵作一团,竟难分高下。

刘进坐在龙椅上,听着众人的争论,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他知道这些人说的都有道理,只是立场和着眼点不同——有人看重眼前的安稳,有人着眼长远的隐患,有人注重实际利益,有人则考虑战略布局。

“够了。”刘进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瞬间压下了殿内的嘈杂。众人纷纷闭嘴,看向龙椅上的陛下,等待他的决断。

刘进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一直沉默的刘伯温身上:“伯温先生,你怎么看?”

刘伯温躬身一礼,缓缓开口。他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目光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陛下,诸位先生所言,皆有道理。”

一句话,让众人都愣住了——这不是和稀泥吗?

刘伯温却话锋一转:“那卑弥呼说,东瀛全境不过两三百万人口,大小国家林立,确实不足以对我大汉构成威胁。曹操如今虽占了一块地盘,却未必能完全整合当地势力,短期内确实构不成太大威胁——这是事实。”

“但若因此放任不管,却也不妥。”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凝重,“曹操此人,雄才大略,且极具韧性。给他十年时间,以他的手段,未必不能统一东瀛,建立稳固的政权。到那时,他若想跨海而来,虽未必能动摇我大汉根基,却也能造成不小的麻烦。”

“更重要的是,”刘伯温的目光扫过众人,“我们这一代人,或许能压制住他,但我们的子孙后代呢?若曹操的后人继承其野心,凭借东瀛的资源,积蓄数代力量,再趁中原内乱之时来攻,那时的祸患,恐怕就难以估量了。”

这番话,让殿内陷入了沉默。众人都是智谋之士,自然明白“子孙后代”这四个字的分量。他们辅佐刘进一统天下,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太平,更是为了大汉的长治久安。

刘进点了点头,刘伯温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他作为开国皇帝,不仅要考虑当下的安稳,更要为后世子孙铺平道路,扫清潜在的威胁。

“伯温先生说得对。”刘进站起身,语气果决,“此事宜早不宜迟!曹操在东瀛立足未稳,正是剿灭他的最佳时机。若等他羽翼丰满,再想动手,就要付出数倍的代价了!”

他走到殿中,目光坚定:“传朕旨意!命郑和与李靖配合,从江东水师与陆军中抽调精锐,组建十万海路大军,以李靖为帅,郑和为副帅,即刻筹备粮草军械,准备完毕,便出征东瀛,务必将曹操及其势力,彻底剿灭!”

“至于朱元璋,”刘进看向众人,“他困守吴郡,已是强弩之末。传旨给岳飞,让他全权负责江东战事,不必急于求成,稳扎稳打,务必将其彻底平定即可。”

高力士连忙上前:“奴才遵旨,这就去拟旨!”

“陛下圣明!”殿内众谋士齐声躬身行礼,眼中都露出赞同之色。他们知道,这个决定,或许会耗费巨大,但从长远来看,却是确保大汉长治久安的必要之举。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