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庐山藏宝图 > 第4章 怪咖联盟成立

第4章 怪咖联盟成立(1/2)

目录

第四章《怪咖联盟成立》

罗子建的指尖在潮湿的石壁上轻轻滑过,手机电筒的光线在幽暗的山洞中划出一道颤抖的光柱。三天前那场莫名其妙的地震后,白鹿书院后山的这片崖壁上突然出现了这道裂缝,而现在,他正像只壁虎似的贴在湿滑的岩壁上,心跳快得几乎要蹦出胸腔。

\"这绝对不是什么自然形成的洞穴。\"罗子建用牙齿咬住手机,双手扒住岩缝边缘,一个引体向上把自己拽进了洞口。台湾山地部落长大的经历让他对这种攀爬驾轻就熟,但洞内扑面而来的霉味还是让他打了个喷嚏。

手机光线照亮了洞内的景象——人工开凿的痕迹清晰可见,石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罗子建眯起眼睛,辨认着那些已经有些模糊的刻痕:\"白鹿、三宝、朱熹...\"这些字眼让他后颈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靠北啦!\"他忍不住用闽南语爆了句粗口,手指颤抖着拍下照片,\"这该不会是...\"

一阵碎石滚落的声音突然从洞口传来,罗子建猛地转身,手机差点脱手。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正手脚并用地往洞里爬,运动鞋在岩壁上打滑。

\"欧阳菲菲?\"罗子建惊讶地瞪大眼睛,\"你怎么也来了?\"

\"跟踪你半小时了。\"欧阳菲菲喘着气爬进来,拍了拍牛仔裤上的泥土,\"从你鬼鬼祟祟溜出宿舍楼开始。\"她突然停住,眼睛瞪得比罗子建还大,\"老天...这是...\"

两个现代大学生站在四百年前开凿的密室里,手机电筒的光斑在那些古老的刻字上游移。欧阳菲菲的专业本能立刻被激活,她顾不上解释自己为何跟踪,直接扑到石壁前,手指小心翼翼地描摹着那些文字。

\"这是明代的小楷...看这笔法转折,绝对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书法家刻的。\"她的声音因兴奋而发颤,\"这里提到'白鹿三宝',还有'文公遗训',文公就是朱熹的谥号!\"

罗子建凑过去,鼻子差点碰到石壁:\"上面说什么?\"

欧阳菲菲从背包里掏出笔记本和钢笔,快速临摹着墙上的文字:\"等等...这里有个星象图...天啊!\"她突然倒吸一口冷气,\"这标注的是永乐十九年五月的天象!\"

\"所以这是...\"

\"六百年前的密室。\"欧阳菲菲的眼睛在手机光下闪闪发亮,\"而且很可能和白鹿书院的创始人有关。\"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开口:\"得叫上张一斌和陈文昌!\"

白鹿书院的食堂里,四个老袋凑在一张油腻的餐桌前。罗子建的手机屏幕上是他在山洞里拍的照片,张一斌正用两根筷子当放大镜,仔细研究那些模糊的刻痕。

\"这绝对是个重大发现!\"张一斌推了推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镜——他今早把真眼镜忘在宿舍了,\"按照星象图推算,永乐十九年正好是朱熹逝世二百年左右,如果这密室真是那时建的...\"

\"重点不是什么时候建的,\"陈文昌用筷子戳着餐盘里的辣椒炒肉,把红油搅得到处都是,\"而是'白鹿三宝'是什么鬼东西?听起来像武侠小说里的神器。\"

欧阳菲菲已经翻开了《白鹿洞书院志》,手指在书页上快速滑动:\"找到了!民间传说朱熹当年在白鹿洞讲学时,有三件宝物:一是能治百病的白鹿角,二是饮之可明目的云雾茶,三是...\"她突然停住,皱起眉头,\"第三件记载不全,只说是'文公手泽'。\"

\"手泽?\"罗子建挠挠头,\"啥意思?\"

\"就是朱熹的亲笔手稿。\"张一斌抢答,\"古人用'手泽'表示先人遗墨。不过...\"他疑惑地看向欧阳菲菲,\"这些不都是传说吗?难道真有其物?\"

欧阳菲菲神秘地笑了笑,从书包里掏出一个锦盒:\"看看我昨天在古籍部找到了什么。\"她打开盒子,里面是一片泛黄的纸页,上面是工整的毛笔字迹。

三个男生同时倒吸一口冷气。张一斌的手指悬在纸页上方,不敢触碰:\"这...这不会是...\"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残页,书院镇馆之宝。\"欧阳菲菲压低声音,\"但我发现个奇怪的地方——\"她指向纸张边缘,\"这里有个水印,和石壁上刻的符号一模一样。\"

食堂的嘈杂声突然变得遥远。四个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想法:他们可能撞上了一个埋藏几百年的秘密。

\"所以...\"陈文昌舔了舔嘴唇,\"我们是要组队寻宝?\"

\"寻宝小队太土了。\"张一斌推了推空气眼镜,\"叫'怪咖联盟'怎么样?我当科技顾问。\"

\"我可以负责历史考据。\"欧阳菲菲举手。

\"攀岩侦查交给我。\"罗子建拍拍胸脯。

陈文昌翻了个白眼:\"行吧,那我就是...后勤部长?负责带辣椒酱?\"

\"就这么定了!\"张一斌突然站起来,差点打翻汤碗,\"今晚八点,后山集合。我带装备!\"

月光下的白鹿书院后山像一幅水墨画,四个黑影鬼鬼祟祟地沿着小径移动。张一斌背着鼓鼓囊囊的登山包,时不时被树根绊个趔趄。

\"你包里装的什么?这么沉。\"罗子建小声问。

\"专业装备!\"张一斌神秘兮兮地说,结果一脚踩空,包里哗啦啦掉出一堆东西:头灯、指南针、多功能军刀、几包压缩饼干,还有一个塑料自拍杆。

陈文昌捡起自拍杆,表情扭曲:\"这就是你的'专业装备'?\"

\"别小看自拍杆!\"张一斌抢回来,\"必要时可以当登山杖、测量尺,甚至...\"他做了个戳刺的动作,\"防身武器。\"

欧阳菲菲已经找到了白天的洞口,正往手上缠防滑绷带:\"都别闹了,快上来。\"

这次有了准备,四人很快依次爬进洞中。张一斌的头灯比手机亮得多,将整个石室照得通明。石壁上的刻字在强光下显得更加清晰,甚至能看出当年凿刻时的力度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