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秘道玄机与淘宝鉴宝(1/2)
第21章《秘道玄机与淘宝鉴宝》
庐山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尽,白鹿洞书院飞檐翘角的身影在氤氲水汽中若隐若现,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沉默地守护着无数秘密。昨夜惊心动魄的丛林追逐和东厂番子那狰狞的面孔,仿佛还残留在四人组的视网膜上,但此刻,他们已在这位“老者”的腹地之中。
根据建文帝昨夜低声透露的线索,他们避开书院主体建筑,绕至后山一片茂密的竹林。竹叶上的露珠打湿了他们的衣襟,带来一丝沁人的凉意。
“你确定是这里?看起来就是普通的山壁。”张一斌压低声音,警惕地环顾四周,他的跆拳道架势似乎随时准备应对可能跳出来的敌人。东厂吴老二那双阴鸷的眼睛,如同附骨之蛆,让他们不敢有丝毫松懈。
建文帝——如今他们已知晓其身份,但仍习惯称他“程先生”——略显虚弱地靠在一块长满青苔的巨石旁,指了指几丛看似杂乱无章的藤蔓:“岁月久远,但朕…我记得不会错。当年避难于此,先师曾言,万不得已时,此径或可通幽。”
罗子建二话不说,上前仔细拨开那些比他们的年纪还要大上许多的藤蔓,手指在湿滑的石壁上细细摸索。作为攀岩爱好者,他对岩石的结构有着异乎常人的敏感。“有了!”他低呼一声,指尖触碰到了一处异样的凹凸。那并非天然形成的纹路,而是极其隐晦的雕刻,被苔藓和岁月几乎完全掩盖。
欧阳菲菲凑近,用随身携带的矿泉水小心地冲洗掉那片区域的污垢,露出了真容——那是一个浅刻的八卦图形,但中央的太极图纹却略有不同,阴阳鱼眼处似乎是两个极浅的凹孔。
“这…像是个锁孔?”陈文昌推了推眼镜,他的历史知识库里迅速检索着明代机关术的记载,“但这种制式,从未在文献中见过。”
“需要钥匙?”张一斌皱眉,“我们上哪去找几百年前的钥匙?”
程先生(建文帝)缓缓从怀中取出一物。那并非钥匙,而是一枚质地温润、雕刻着云龙纹的玉佩,正是昨日欧阳菲菲凭借其上独特的纹样认出他身份的那块。“此佩乃皇祖父所赐,”他眼中流过一丝追忆与哀伤,“当年仓皇离宫,唯带此物。先师曾言,此佩或可印证身份,开启通路。”
他将玉佩小心地按向那八卦图中央。令人惊异的是,玉佩的大小与那太极图纹竟完全吻合,尤其是玉佩边缘几处不起眼的凸起,恰好嵌入了阴阳鱼眼的凹孔之中。
“咔哒……”
一声极其轻微、几乎被竹林风声掩盖的机械响动传来。紧接着,一阵低沉的“扎扎”声响起,旁边那块看似与山体浑然一体的巨石,竟然缓缓向内移动,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向下延伸的黑黢黢洞口!一股混合着泥土、陈腐空气和淡淡书卷味的凉风从洞内涌出。
四人组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震惊与兴奋。历史的厚重感与探险的刺激感交织在一起。
“走!”罗子建率先反应过来,取出强光手电,一马当先钻入洞口。张一斌紧随其后,小心地搀扶着身体虚弱的程先生。欧阳菲菲和陈文昌断后,并尽量将洞口的藤蔓恢复原状,掩盖痕迹。
秘道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方才开阔。手电光柱划破黑暗,照亮了前路。通道显然是人工开凿,墙壁颇为平整,偶尔能看到支撑结构的木桩,虽已腐朽,却依然顽强地履行着职责。空气流通比想象中要好,似乎有巧妙的通风设计。
“这工程不小啊,”陈文昌感叹,“结合了天然溶洞和人工凿建,明代工匠的智慧实在了不起。”
欧阳菲菲则更关注细节,她用手电照射着墙壁,上面偶尔会出现一些模糊的刻字或图案,多是儒家经典语句或祥瑞纹样。“看来这秘道并非单纯用于避难,可能还与书院的讲学、藏宝有关。”
前行约一炷香的功夫,前方豁然开朗,出现一个巨大的地下石窟。石窟中央有一个石台,台上空空如也。四周壁龛中,原本可能放置着经卷或器物,如今也大多空空荡荡,积满了厚厚的灰尘。唯有石窟最内侧,设有一张石质供桌,桌上供奉着一柄连鞘长剑。
那剑样式古朴,剑鞘呈深暗的墨绿色,上面用金丝镶嵌出云纹与星宿图案,虽然蒙尘,却依然在灯光下折射出微弱而神秘的光泽。剑柄较长,可双手持握,材质似木非木,似玉非玉。
“碧云剑……”程先生呼吸变得急促,挣脱张一斌的搀扶,踉跄上前几步,眼中情绪复杂万千,有敬畏,有追思,也有一丝恐惧。“果然在此……”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柄传说中的剑上。它安静地躺在那里,却仿佛是整个石窟,乃至这段历史的中心。
张一斌好奇:“这就是能带我们回家的时空密钥?看着是挺古董,但…怎么用?”
罗子建保持着警惕,手电光不停扫视四周,担心有什么机关。
陈文昌则开始研究供桌和石台,试图寻找铭文或提示。
欧阳菲菲的“现代病”却发作了。她拿出手机——虽然在这个时代没了网络,但拍照和手电功能还是她的最爱——对着碧云剑就是一阵不同角度的拍摄,嘴里还念念有词:“品相不错,包浆自然,镶嵌工艺像是明代宫廷造办处的风格…嗯,这氧化程度,这磨损痕迹…不像后期做旧。可惜没办法扫码查产地……”
程先生和张一斌都被她这“淘宝鉴定法”弄得一愣。程先生更是疑惑:“姑娘,何为…扫码?”
“呃,就是一种…我们家乡的鉴宝仪式。”欧阳菲菲面不改色地胡诌,随即凑近仔细观察,“程先生,您确定这就是碧云剑?它具体有什么奇特之处?”
程先生定了定神,目光幽深:“此剑据说是皇祖父当年所得一件异宝,伴随有天书碎片,言及其拥有穿梭时空之能。但具体如何施展,无人知晓。靖难之役时,宫中慌乱,我只来得及带走玉佩,却未能取出此剑。后来才知,是被忠心侍卫提前转移,藏入了这白鹿洞书院秘道之中。据说,要激活其威能,需…需三件物品共同作用。”
“三件物品?”四人组异口同声。
“正是。一为剑本身,二为引导之钥,便是我这玉佩,”程先生摩挲着手中的龙纹玉佩,“第三件…据天书碎片记载,似是一面能映照星月的‘镜’。”他眉头紧锁,“然而,究竟是何种镜,置于何处,却无人知晓。”
就在众人陷入沉思,琢磨那第三件“镜”到底是铜镜、水镜还是其他什么东西时,异变陡生!
“咔嚓——”
一声极其细微的、仿佛枯枝断裂的声音从他们来时的方向传来,在这寂静的地下石窟中却显得格外清晰!
“有人!”罗子建反应最快,瞬间熄灭了手中的强光手电,低喝道:“关灯!”
其他几人立刻照做,石窟瞬间陷入一片绝对的黑暗,只剩下紧张的呼吸声。张一斌下意识地将程先生护在身后。
黑暗中,隐约的脚步声和压低的交谈声由远及近,还伴随着火把摇曳投在洞壁上的、扭曲跳动的光影。
“快!仔细搜!吴公公说了,那帮逆贼和建文遗孤肯定钻到这老鼠洞里来了!”“刚才好像看到这边有光!”“妈的,这鬼地方还真有密道……”
是东厂的追兵!他们竟然这么快就找到了入口,追踪而至!
“怎么办?”陈文昌声音发颤,小声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