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再联手,帝妃默契(2/2)
“松江知府姓什么?”她问。
“姓周。”内侍答道。
她唇角忽地一扬:“三年前,他在庐州任同知时,就因虚报治水经费被参过一本,后来不知怎么压了下来。”
裴砚眼神一凛。
“这次又是他。”她说,“只不过,从前是贪钱,现在是贪命了。”
裴砚将塘报重重拍在案上:“传旨,准其开仓,但派钦差即刻赴松江核查实情。另,调去年受灾各县账册入京,比对支出明细。”
内侍领命而去。
殿内重归安静。
沈知微转身欲走,却被他拉住。
“别走。”他说。
她回头。
他盯着她,像是要看进她心里:“下次出京,带上羽林卫精骑,不再许你孤身上路。”
她看着他,终于轻轻点头。
“好。”
他这才松手。
她走出几步,忽又停下。
“还有一事。”她背对着他,声音不高,“我回来路上,听说北地几个边镇的军饷,已连续三月未发。”
裴砚坐在椅中,身形未动,眼神却骤然锐利起来。
“哪个镇?”
“朔州、雁门、阳关。”她说,“守将派人催讨多次,户部只推说库银不足。可就在上个月,京城几家钱庄却突然存入大批匿名银两,来源不明。”
她顿了顿,转过身:“这些银子,不该出现在那里。”
裴砚站起身,一步步走到她面前。
“你是说……有人挪了军饷?”
“不是挪。”她摇头,“是早就计划好了。一边让将士挨饿,一边把银子变成私产。等哪天边境生乱,他们还能以‘贼势猖獗’为由,请兵增防,再捞一笔。”
裴砚盯着她,脸色铁青。
“查。”他咬牙道,“彻查每一笔进出户部的银流,追到根上。”
她点头:“我已经让人开始查了。”
他愣住:“你什么时候安排的?”
“进城那一刻。”她说,“箱子打开之前。”
他怔了片刻,忽然低笑一声,抬手抚上她的发鬓,动作罕见地轻柔。
“你总是走在所有人前面。”
她仰头看他,眸光清亮。
“因为我知道,等不得。”
他握紧她的手,不再说话。
殿外,夕阳斜照,将两人身影投在金砖地上,叠成一道长长的影。远处传来更鼓声,一下,又一下。
一名小太监抱着文书经过殿口,脚步放得很轻。他低头疾行,却在经过沈知微身边时,不小心碰到了她的袖角。
文书散落一地。
小太监慌忙跪下捡拾,额头沁出汗珠。
沈知微弯腰帮忙,指尖掠过其中一页,忽地一顿。
那是一份户部日常流水账,看似寻常,但在“杂项支出”一栏里,写着一笔“修缮冷宫井台”,金额三千两白银。
她盯着那行字,眼神一点点冷下来。
井台不需要修。
冷宫早已荒废多年。
三千两,够十万灾民吃上整整一个月的糙米。
她将那页纸轻轻抽出,折起,放入袖中。
裴砚站在她身后,看见了她的动作。
“怎么了?”他问。
她抬头,刚要开口——
门外一阵急促脚步声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