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官返授课推广速,教育普及启民智(2/2)
讲完之后,一名少年被带上来。
他穿着粗布衣裳,鞋头磨破了边,但站得笔直。沈知微昨日见他时,他正替父亲在赈灾账册上登记名字,字迹工整,对答清楚。她当场让他写了一篇短文,题目是“我想上学”。
此刻,少年清了清嗓子,朗声念出一篇《劝学文》:
“父母耕于野,儿当读于堂。一纸通古今,十年济家邦。不求金玉贵,但愿道理明。师在门前坐,书在手中光。黑夜油灯亮,晨起诵声扬。莫道出身贱,天下读书郎!”
声音响彻大殿。
殿外传来喧哗。原是太学生和附近村里的孩子听说宫中有讲学,自发赶来,在宫门外跪坐着听。有人跟着少年一句句念,有人掏出随身带的纸笔抄写内容。
西境使节坐在角落,脸色不太好看。他低声对身旁随从说了句什么,沈知微没有听见,但她指尖轻轻碰了下耳后玉坠。
【系统启动】
三秒静默。
机械音响起:【这女人真狠,教平民读书,十年后谁还能压得住他们】
她收回手,垂下眼帘。
裴砚这时站了起来。他走到大殿中央,面对满朝文武和门外人群,缓缓开口:
“教化不止于庙堂,而在阡陌之间。自今日始,退仕之臣,皆可归乡授业。朕许他们——讲台如朝堂,弟子即国家。”
话音落下,掌声从殿外炸开。一声接一声,越来越响,像是潮水涌向堤岸。
沈知微站在侧殿门口,看着那群跪在外头的孩子。他们脸上沾着灰,衣服旧得看不出颜色,可眼睛都亮着。
她转身走进偏厅,桌上摊着三份行程安排。婺源、甘州、登州,明日启程。每份文书后面都附了清单:教学典籍二十册、纸张五百张、墨条十盒、油灯六盏、炭火两筐。
裴砚跟进来,站在她身后看了一会儿。
“你觉得能成吗?”他问。
“已经成了。”她说,“你看外面那些人的眼神,就知道这事拦不住了。”
他没再说话,只是拿起朱笔,在三份文书上分别盖了印。
一名内侍进来禀报:“三位大人已在宫门候旨,领取物资。”
沈知微合上名册,“让他们带上这份《劝学文》的刻板,路上就能开始印了。到了地方,第一堂课就用它开场。”
裴砚点头,“明日我也要去看看准备工作。”
她抬头看他,“您要去铸鼎台?”
“顺路。”他说,“先看学堂选址,再去那边。”
她嗯了一声,继续低头核对名单。
殿外天色渐暗,风从窗缝吹进来,卷起一角纸页。沈知微伸手压住,指尖碰到那行新写的日期——元和七年春。
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急促而整齐。似乎是虎卫带队巡查路过,靴底敲在石阶上,一下一下,像在催促时间前进。
她抬起眼,看见裴砚正望着窗外。他的影子投在墙上,肩膀很直。
桌上的油灯跳了一下,火光晃了晃,映在她手中的名册封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