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医馆推广全国兴,仁政得心民称颂(2/2)
消息像风一样刮过州县。
一个月后,十二州上报新建医馆七十六所,全部通过巡查审核。
沈知微在紫宸殿偏阁批阅回文。面前堆着厚厚一摞折子,每一份都附着百姓手印和药材清单。她手中朱笔不停,圈出几处数据异常的地方,命人复查。
裴砚走进来时,她正拆开一封急报。
“怎么了?”他问。
“湖州医馆抓到一个假药贩子。”她把纸递过去,“往黄芪里掺树根,卖给病人当补药。”
裴砚看完,脸色沉下来。“查出来是谁指使的?”
“还没。”她合上折子,“但我知道,一定有人不想医馆办下去。”
“豪绅?”
“不止。”她说,“有些地方官也嫌麻烦。治病要钱,防疫要人,还得按时上报,不如挂个牌子应付差事。”
裴砚盯着那份名单看了会儿。“你要怎么办?”
“杀一个。”她说,“杀一个大的,后面的人就不敢动了。”
裴砚没说话。
沈知微拿起笔,在另一份折子上写下批语:“即日起,所有医馆药材由太医院直供,地方不得插手。违者,以谋害百姓论罪。”
窗外天色渐暗,宫人进来点灯。
她揉了揉眼睛,继续翻看下一份文书。
是江南巡组送来的《小儿常见病图解》初稿。图文并茂,病症列了十七种,每一种都有应对方法。最后一页写着:建议推广至北方诸州,尤其春冬季易发疫病之地。
她提笔批了“准”字。
第二天清晨,第一批图解印本装车启程。马车穿过城门,驶向北境。
与此同时,京城街头已有孩童在背诵新学的口诀:“发热勿捂汗,通风最要紧。咳嗽带血丝,速找官医诊。”
茶馆里有人说:“这可是皇后娘娘亲自定的规矩。”
旁边人接话:“听说她在宫里天天看咱们这儿的病历,一笔一笔都查。”
“难怪医馆真管事。”
这话传到了宫里。
沈知微正在听巡查组汇报第三轮建馆进度。说到一半,亲卫递上一张小纸条。她扫了一眼,放下。
纸上写着:“民间称医馆为‘皇后娘娘的仁心馆’,多地百姓自发立长生牌位供奉。”
她没说话,只让继续汇报。
傍晚,她独自在书房整理数据。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巡察医正冲进院子,手里举着一封信。
“娘娘!扬州急报!”
沈知微抬头。
那人跑上台阶,喘着气把信递过来。
她拆开,看了一眼。
信上说:一名染疫孩童经针灸救活,其父当晚在医馆门前自尽谢恩,留下遗言——“此生无以为报,唯愿来世做牛做马,侍奉皇后膝前。”
沈知微盯着那行字,许久不动。
她慢慢把信折好,放在烛火上点燃。
火苗窜起来,照亮她的脸。
她转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新的登记册。
封面写着:《全国医馆诊疗总录》。
她翻开第一页,提笔写下第一行记录。
笔尖落在纸上,发出沙沙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