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女医正揭阴谋诡,药商诡计系统悟(2/2)
“收网。”她站起身,走到书架旁取出一块令牌,“拿着这个,去刑部找当值主事,就说皇后下令:查封济安堂所有铺面,拘押掌柜、账房、采办三人,库存药材原地封存,不得移动。”
女医正接过令牌:“要是他们反抗?”
“那就说明,他们心里有鬼。”
女医正点头,转身快步离去。
沈知微回到案前,重新提笔,又补了一道令:查济安堂近三年所有供应官办医馆的药材记录,逐一比对成分与报价,凡有异常,立即上报。
她落印时,手顿了顿。
这事太顺了。一个药商,敢在天子脚下往救命药里掺毒,背后不可能没人撑腰。账本送得太轻易,像是一种试探,或是弃卒保帅。
但她现在不能深查。一动,就会打草惊蛇。
只能先抓人,再等破绽。
第二日早朝,金銮殿内。
沈知微立于丹墀之下,裴砚坐在龙椅上,神色未动。
一位大臣出列,拱手道:“启禀陛下,昨夜济安堂被查封,掌柜拘押,可至今未公布罪证。臣以为,此举恐有不妥。民间商铺,关乎民生,岂能说封就封?”
旁边一人附和:“正是。那女医正不过一介医妇,未经许可擅闯商号,私取文书,已是违法。如今反成告发之人,岂非荒唐?”
沈知微往前一步,声音不高:“你们说没有证据?”
她抬手,女医正从殿外走入,手中托着一只瓷盘,上面放着三碗药汁。
“这三碗,分别来自济安堂送来的三批药材。”女医正开口,“左边一碗清亮,气味纯正,是真药;中间一碗微浊,含少量杂质;右边一碗,沉淀极多,燃后有焦臭味。”
她取出一根银针,插入右边碗中,抽出时针尖发黑。
“此为验毒之法。银针变色,说明药中有害物。”
又取一张薄纸,滴入药汁,纸面迅速泛出暗红斑点。
“这是试霉之法。陈年霉根遇水显色。”
最后,她将三碗药同时点燃。左边火焰稳定,右边火焰跳动,冒黑烟,气味刺鼻。
“诸位大人若不信,可上前亲验。”
殿内无人应声。
沈知微看向刚才说话的大臣:“你们还要证据吗?”
那人嘴唇动了动,没说话。
她转向裴砚:“百姓吃的是药,不是毒。可这济安堂三年来,向十七家官办医馆供货,每一笔回扣都记在暗账上。他们不怕死人,因为死的都是穷人。”
裴砚缓缓起身,扫视群臣。
“交刑部。”他只说了三个字,“按《妨医害民律》,从严审理。”
圣旨一下,众人跪接。
退朝后,沈知微回到偏殿。刑部主事已在等候,手中捧着一份供词。
“济安堂掌柜招了。”他说,“三年来共替换药材二十三次,主要流向京郊及北境医馆。账本是真的,但他坚称,是有人指使,他只是执行。”
“谁?”
“他说是一个姓赵的中间人,负责打通采买关节。每成交一笔,抽成一成五。”
沈知微笑了一下:“他不说幕后主使,只说个掮客?”
主事低头:“是。”
“把供词留下吧。”她接过纸页,翻开看了一眼,“人先关着,别让他死在牢里。”
主事退出去后,她独自坐在灯下,一页页翻看供词。指尖停在一处地名上:昌平州。
那里有一家惠民医馆,上月上报药材损耗异常,她当时以为是管理疏漏,没细查。
现在想来,或许不是巧合。
她吹灭烛火,屋内陷入半暗。窗外风起,帘子掀起一角。
她的手还按在供词上,没有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