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973章 裴砚震怒诛侧妃,伤皇嗣者诛三族

第973章 裴砚震怒诛侧妃,伤皇嗣者诛三族(1/2)

目录

裴砚走出凤仪殿后没有回乾清宫,而是直接去了前殿。他站在廊下停了片刻,手指捏紧腰间玉佩,转身对随行太监道:“传六部尚书,一刻钟内到乾清殿议事。”

太监领命飞奔而去。

半个时辰后,朝臣齐聚大殿。裴砚坐在龙椅上,面前摊着一份折子,是礼部几位老臣联名递上的奏本,请求宽恕淑妃,称其“查无实据,不宜重罚”。

他没说话,只是把折子往案边一推。

户部尚书小心开口:“陛下,淑妃虽有嫌疑,但证据已毁,荷包焚尽,麝香亦无法溯源。依律法,定罪需确证……”

“她亲手送上荷包。”裴砚打断他,声音不高,却让满殿安静下来,“香料由她配制,荷包由她缝制,当着十多位嫔妃之面呈给皇后。现在说查无实据?”

没人接话。

刑部尚书低头道:“可……此等罪名牵连极广,若定为谋害皇嗣,按祖制当诛三族。淑妃出身陈氏,门中族亲三百余人,多在地方任职。一旦施行,恐生动荡。”

裴砚站起身,走到殿中央。

“朕的孩子还在皇后腹中,尚未睁眼,就有人要他死。”他扫视群臣,“你们告诉我,何为证据?等皇后真的滑了胎,血流满床,才是证据?”

礼部尚书跪下:“陛下息怒,臣等并非袒护罪人,只是担忧此例一开,日后宫闱纷争皆以‘伤皇嗣’定罪,株连过重,恐失人心。”

“失人心?”裴砚冷笑,“朕若连自己的孩子都护不住,还谈什么人心?今日饶一个淑妃,明日就有第二个、第三个敢动手的人。谁再提宽宥二字,与她同罪。”

殿内鸦雀无声。

裴砚转向刑部尚书:“拟诏。”

“陛下?”

“自即日起,凡伤及皇嗣者,不论身份,不论动机,不论是否得逞,一律诛连三族。此令入《大周刑典》,永为定制。”

刑部尚书脸色发白:“这……前所未有的重律,恐难推行。”

“那就从今日开始。”裴砚盯着他,“你写不写?”

刑部尚书咬牙叩首:“臣……遵旨。”

诏书很快拟好。裴砚亲自用印,命快马送往各地衙门,张贴于城门、市集、官署门前。宫中内侍也立刻抄录副本,分发至各宫主位手中。

消息传到后宫时,已是午时。

几位侧妃正在偏殿喝茶,听说诏书内容,茶杯当场摔在地上。

“诛三族?”一位穿青色宫装的妃子声音发抖,“我娘家三代都在地方做小吏,要是哪天不小心冲撞了凤仪殿,岂不是全家都要砍头?”

旁边一人低声道:“听说那荷包里的麝香,烧完之后还有残渣,太医验出来了。淑妃这次逃不掉。”

“可她也没真让皇后出事啊……这也算伤及皇嗣?”

“陛下说了,动念头就是罪。”

她们面面相觑,没人再说话。

有人悄悄命宫女收拾妆匣,把几包旧日用过的安神香全扔进了炭盆。另一人则取下头上戴的玉簪,那是去年寿宴时淑妃送的,一直舍不得换,此刻也摘了下来,塞进抽屉深处。

乾清殿那边,士族代表并未罢休。

午后,五位年老大臣跪在午门外,捧着请愿书,请求面圣。

守门禁军通报进去,裴砚正在批阅奏章。他听完,只说了一句:“不见。”

太监提醒:“这些人都是三朝元老,若置之不理,怕有非议。”

“非议?”裴砚放下笔,“他们关心的是皇后安危,还是自己家族能不能继续在后宫安插眼线?”

他起身走到窗前,看着远处宫墙:“传话出去,诏书已发,违者斩。谁再跪,拖下去打三十板,逐出京城。”

太监吓得不敢再劝。

外面跪着的老臣们等到太阳偏西,始终没等到召见。最后还是礼部尚书出来,低声劝他们回去。

“陛下心意已决,多言无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