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科举舞弊案根除,三十考卷被废除(1/2)
沈知微合上账册,指尖在那户部小吏的名字上停了一瞬。她抬起头,对站在一旁的宫女说:“查他经手过的所有文书,尤其是礼部和科举相关的。”
宫女低声应下,转身离去。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阳光落在地砖上,映出一道笔直的光痕。连日来药材案的余波未平,她心里清楚,若有人能在医药上动手脚,便也能在选才上做文章。寒门学子十年苦读,若因一场舞弊毁于一旦,天下公道何存?
第二日清晨,她入宫觐见裴砚。
紫宸殿内,裴砚正在批阅奏折。听见脚步声抬眼看来,见是她,神色缓了半分。
“有事?”
“我想看看今年会试的拟录考卷。”她说得平静,“近几届寒门取士不足三成,我怕中间出了问题。”
裴砚放下笔,盯着她看了片刻,点头:“准了。你可带人去礼部调卷,若有疑处,直接报朕。”
她谢过,当夜便命人将三份头甲候选卷宗送入凤仪殿。
烛火摇动,她一页页翻看。字迹工整,策论条理清晰,表面无异。但她知道,真正的破绽不在纸上,在人心。
次日早朝过后,她请主考官至偏殿议事。
那是一位年过五旬的老臣,须发花白,素有清名。他走进来时背脊挺直,行礼规矩,语气沉稳:“娘娘召见,不知所为何事?”
沈知微没有立刻回答,只命宫人奉茶。
她看着他端起茶盏的手,骨节粗大,指腹有墨痕。这样的人,执笔多年,该是对文章极为敏感的。
她忽然开口:“《齐政要》中‘民为邦本’一节,引的是哪部古籍?”
主考官一顿,眉头微皱:“此句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娘娘明鉴。”
答案没错。
但她仍盯着他。
三秒后,脑中响起冰冷提示:【“只要那笔银子到账,张家公子必入前三……绝不能让沈氏插手阅卷!”】
她垂下眼帘,掩住眸中冷意。
“大人记性很好。”她缓缓道,“只是我昨夜重读《齐政要》,发现其中一段与原典略有出入。您既主管会试,不如说说,这份考卷里的引文,为何与通行版本不同?”
她递出一份卷子。
主考官接过一看,脸色微变:“这……或许是考生笔误。”
“十份卷子都笔误?”她声音不高,“还是说,从阅卷开始,就有人动了手脚?”
他握着茶盏的手收紧,指节泛白。
她不再多言,起身离座:“陛下已在乾清殿等候,请大人随我去一趟。”
裴砚坐在龙椅上,听完她的陈述,目光落在被呈上的三份考卷上。他翻开其中一份,指着一处批注:“这一笔朱砂,颜色比其他深,像是后来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