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知微再推义学兴,强占学田恶行惩(2/2)
殿内重归安静。
她打开抽屉,取出一份新写的条陈,标题是“女子入学暂行规”。刚写完前两条,门外又响脚步。
这次进来的是一名年轻内侍,脸色发白:“娘娘……周承安在狱中托人传话,说他愿交出十万亩良田,只求免罪。”
她冷笑一声:“他哪来的十万亩?他名下总共才三千亩,其余全是侵吞的。”
内侍低声道:“他说……有人答应帮他脱罪,只要他咬住一个人。”
“谁?”
“他说……是朝中一位大人物亲口许诺的。”
她盯着烛火,片刻后开口:“把这话记下来,存入密档。再派人查,最近有哪些官员与吴县来往频繁。”
内侍应声要走,她又叫住:“等等。”
她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一个名字,递给内侍:“把这个名字送去大理寺卿手中,附一句话——此人若死在狱中,便是有人灭口。”
内侍双手接过,快步离去。
她靠在椅背上,闭了会儿眼。再睁开时,目光落在桌角那本《婚制新规》上。她伸手将它推到一边,拿出空白纸张,重新起草一份告示。
写到一半,她停下笔。
脑海中浮现的是昨日看到的那个画面——村口槐树下,老塾师举着油纸伞,一手贴榜,一手扶着眼镜,孩子们围在一旁,踮脚看着上面的名字。
有个小男孩问:“先生,我也能去吗?”
老塾师说:“能,只要你肯学。”
她继续写下去,字迹工整:
“凡年满六岁孩童,不论男女、出身,皆可报名入学。学费全免,笔墨由官府供给。每学期考核优异者,可荐入州学、太学深造。”
写完最后一个字,她吹了吹墨迹,盖上凤印。
这时,远处传来打更声。三更已过。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夜风拂面,宫灯映着青砖地面,一片通明。
她看见几名值守宫女正蹲在廊下,借着灯光看书。其中一人手里拿的,正是前几天下发的《义学章程》简本。
那人读得认真,连同伴叫她都没听见。
她看了一会儿,转身回到案前,提起笔,在日程簿上写下明日安排:
“辰时,召见首批义学教习人选;午时,审阅各地学田交接进度;申时,与工部商议校舍修建事宜。”
最后一行她写得格外用力:
“教育一事,须步步为营,不容有失。”
她放下笔,伸手摸了摸发间白玉簪。
窗外风更大了些,吹动帘幕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