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金殿舌战定乾坤(1/2)
第三十章:金殿舌战定乾坤
袁天罡带来的情报与羊皮地图,如同拼图上最关键的两块,让张润眼前的迷雾消散了大半。京畿西山别院、那神秘的“千岁爷”、与禁制节点可能存在的关联…一切线索都指向那处皇家禁苑。
然而,未等张润着手探查西山,一场来自朝廷明面上的风波,已抢先拍岸而至。
这一日,晴空朗朗,一队盔明甲亮、打着钦差仪仗的骑兵,却带着一股肃杀之气,驰入抚平府地界,直抵府衙门前。为首者,并非宦官,而是一位面白无须、眼神锐利、身着绯袍的刑部侍郎,姓严,名声在外,以刻板酷烈、忠于皇命着称。
“圣旨到!抚平知府李文渊,接旨!”严侍郎高踞马上,声音冰冷,毫无寒暄之意。
李文渊早已得府君暗中提示,心中虽有准备,见状仍是心头一紧,忙率府衙众官跪迎。
严侍郎展开黄绫圣旨,朗声宣读。旨意中,先褒奖李文渊治理地方、增收赋税有功,继而话锋陡然一转,厉声诘问:
“然,朕闻尔抚平境内,有淫祀‘府君’之说,蛊惑民心,聚众妄为,更妄改祖制,变乱工时,致使民风懈怠,礼法崩坏!甚至闻有愚民,只知跪拜泥塑,不知皇恩浩荡!李文渊,你身为朝廷命官,不思导民向化,反纵容此等邪异之事,该当何罪?!”
旨意读完,府衙前一片死寂。众官员面色发白,冷汗涔涔。该来的,终于来了!而且一来便是如此严厉的质问!
李文渊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悸动,叩首道:“臣,李文渊,恭聆圣谕。陛下垂询,臣不敢不尽言禀奏。”
他抬起头,神色坦然,目光清澈,竟无半分畏惧:“圣上明鉴万里,所言‘淫祀’、‘蛊惑民心’之事,臣实不敢苟同!抚平百姓所敬奉者,乃劝善惩恶、庇佑一方之正神,绝非淫祀邪魔!百姓因其恩德而自发敬仰,此乃民心所向,并非臣所能纵容或禁止。”
“哦?正神?”严侍郎冷笑一声,打断道,“依李大人所言,莫非这天地间,除了皇上钦封之神明,还有野神自立不成?此等怪力乱神之说,岂是读书人所应言!”
“严大人!”李文渊声音提高了几分,不卑不亢,“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圣人亦不敢断言无神。而今抚平府,政通人和,百业兴旺,赋税连年大增,盗匪几近绝迹,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此乃臣与阖府同僚兢兢业业、百姓勤勉之本分,然亦不可否认,自百姓心有所寄以来,民风愈发淳朴向善,此非神佑善地之明证耶?”
他环视四周,继续道:“至于‘变乱工时’、‘民风懈怠’之言,更是无稽之谈!抚平府赋税增收几何,卷宗具在,大人一查便知!若半日劳作反得丰收是为懈怠,那终日忙碌却收效甚微,又该作何解?此乃微臣摸索出的激励民力、提高效能之法,百姓得休养生息,反而更有干劲,何来崩坏礼法之说?”
“强词夺理!”严侍郎面沉如水,“纵然有所小利,然纵容淫祀,此风一开,各地效仿,假托神鬼,干涉政令,天下岂不大乱?尔身为知府,岂不明此中利害!”
“大人!”李文渊慨然道,“下官只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抚平百姓安居乐业,仓廪充实,此乃实实在在的政绩!若只因百姓敬奉之神非属钦定,便要强行禁绝,以致民生凋敝,怨声载道,岂非本末倒置?况且…”
他话锋一转,目光直视严侍郎:“陛下圣体欠安,朝局不安,正需天下安稳,粮草充足,以固国本。我抚平府愿为陛下、为朝廷,源源不断输送粮饷,稳定后方!若此时强行捣毁百姓信仰,激起民变,致使抚平生乱,粮饷不继…这个责任,又该由谁来负?!”
最后一句,已是掷地有声,带着一股豁出去的决绝!他巧妙地将抚平的稳定与朝廷的粮饷需求挂钩,将皮球踢了回去!
严侍郎顿时语塞,脸色青白交加。他此行确是得了朝中某些大佬的授意,欲借此扳倒李文渊,打压那日益壮大的“府君”信仰。但他万万没想到,李文渊竟如此强硬,且句句在理,更搬出了“朝廷粮饷”这顶大帽子!
他敢说激怒抚平百姓、导致粮饷不继的责任由他来负吗?他不敢!
就在此时,府衙外围观的百姓越聚越多,闻知钦差是来问罪知府、甚至要禁绝城隍爷信仰,顿时群情激愤!
“凭什么抓李大人!”
“城隍爷保佑我们过上好日子,有什么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