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初探龙潭,直面污秽(2/2)
他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这还不算,坊里有好几股势力,背后都有……有帮派背景,平时欺行霸市,收点保护费,我们这些没根没底的小吏,哪里敢去招惹?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勉强维持着不出大乱子就烧高香了!”
萧战没多说什么,只是让他拿出了坊市那画得歪歪扭扭、许多地方还是空白的旧图纸,以及那本厚厚的、却至少有一半信息过期或空白的户籍册子。王里正递过来时,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回到他们临时征用(或者说霸占)的办公地点——一间比王里正那儿稍微宽敞点、但也同样破旧、积满灰尘的废弃旧衙署。萧战让人简单打扫了一下,然后便铺开那张抽象派地图,摸着下巴,开始进行“敌情分析”。
“问题一!”他伸出第一根手指,戳在地图上那代表污水横流的区域,“卫生状况极差,堪比战后废墟!基础设施严重匮乏,没有公共厕所,垃圾堆积如山,排水系统基本瘫痪。此乃‘环境之敌’!”
“问题二!”第二根手指指向几个被他用炭笔圈出来的、代表帮派势力范围的模糊区域,“治安混乱,缺乏有效管理和威慑。地下帮派影响力渗透,小偷小摸、欺行霸市屡见不鲜,百姓缺乏安全感。此乃‘秩序之敌’!”
“问题三!”第三根手指划过那些代表商铺和摊贩的标记,“经济看似活跃,实则处于无序状态。商户经营缺乏保障,恶性竞争,税收流失严重,市场潜力未被有效激发。此乃‘经济之敌’!”
“问题四!”他最后拍了拍那本厚重的户籍册,“人口管理混乱,底数不清,流动性极大。这就好比军中不知己方有多少兵马,如何排兵布阵?此乃‘信息之敌’!”
他分析完毕,看向眉头紧锁、感觉千头万绪无从下手的李承弘:“承弘,看出点什么战略要点没?”
李承弘沉吟半晌,老实回答:“老师,学生只觉得问题盘根错节,千头万绪,仿佛一团乱麻,似乎……无从下手。”
萧战闻言,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用力一拍桌子(震起一片灰尘):“简单!这就跟打仗一模一样!面对复杂局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咱们得先确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指着衙署),打出咱们的旗号!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先清扫最容易解决的‘外围之敌’!最后,再集中力量,啃下最难打的‘核心堡垒’!”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李承弘:“所以,咱们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就是先让这永乐坊,看起来像个人住的地方!把面子工程,啊不,是基础民生工程,给他立起来!”
萧战深知,靠原来坊里那几个老弱病残的吏员,加上他们这几个人,根本是杯水车薪。他让二狗出面,在坊内几个相对显眼(且稍微干净点)的地方张贴了告示,以高于市场价三成的薪酬,招募身强体壮、品行端正(由二狗等人初步面试筛选)、不怕吃苦、敢管事的本地青壮年,组建“永乐坊市容环境管理纠察队”,简称“城管队”。告示上写得明白:主要负责坊内街道清洁、秩序维护、摊贩管理等工作,要求就三点:听话,敢干,不怕暂时得罪人(萧战承诺兜底)。
同时,他也没忘了几位“编外顾问”。三娃萧远航被他邀请有空来坊里的医馆药铺“交流切磋”,实则了解底层医疗状况和民众健康问题;四丫萧文瑜则对那几个老书铺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频繁光顾,一边淘书一边观察士子文人在此地的活动;而五宝更是如鱼得水,他带来的零花钱很快就变成了糖豆、泥人、小风车等“战略物资”,分发给坊里的一群小屁孩,他的“童子军情报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在坊内各个角落悄然铺开,收集着大人们不易察觉的各类信息。
傍晚,在镇国公府饭桌上,四丫文瑜和五宝兴奋地交流着第一天的“考察”成果。
五宝啃着鸡腿,含糊不清却得意洋洋地汇报:“叔父!婶婶!我今天可没白跑!东街卖炊饼的孙大娘,她家小子在‘黑虎帮’里当跑腿的;西巷那个总蹲在墙根晒太阳的刘老头,其实是个老偷儿,现在金盆洗手了,但眼力还在;还有南头那个水井边,是坊里消息传得最快的地方!我都摸清楚啦!”
四丫文瑜则文静得多,她细声细气地说:“我去了‘墨香斋’和‘残卷阁’,果然有不少好书。店主说,坊里其实有不少落魄的读书人,靠抄书、代写书信为生,生活清苦。我还听说,他们偶尔会在文昌阁旧址那边聚会,谈论诗文,也……也议论些朝政坊间之事。”
五宝一听,眼睛更亮了:“读书人聚会?那好啊!他们知道的消息肯定多!四姐,下次你去,带我一起呗?我给他们送点瓜子花生,保证能把他们知道的那点事儿都掏出来!”
萧战和苏婉清看着这一文一武、一动一静的两个孩子,相视一笑。苏婉清无奈摇头:“你们两个小家伙,倒是比你们四叔还会来事儿。”萧战则哈哈大笑:“好好好!咱们家这是全方位、多角度渗透啊!有五宝的情报网,有文瑜的文化线,还怕搞不定一个永乐坊?”
在萧战的雷厉风行(和钞能力)下,“永乐坊城管队”迅速集结了第一批三十余名为了养家糊口而愿意拼一把的本地青壮。经过二狗等人简单粗暴却极其有效的“军事化”培训(主要是列队、听令、以及如何在不伤人的情况下有效制止违规行为)和纪律宣讲后,一支画风清奇、注定要搞出大动静的坊市管理力量初具雏形。一场针对永乐坊积弊已久的环境脏乱差问题的“第一战役”,即将在鸡飞狗跳中打响。而与此同时,坊内那些盘踞多年的地头蛇们,也终于注意到了这支新来的、不太一样、似乎不太讲“规矩”的“官方力量”,暗流开始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