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太空探索(1/2)
当林风那份名为《地球生态圈整体改造计划》的“创世蓝图”通过星辰帝国那无与伦比的执行力,一步步从ppt上的狂想变为现实世界的奇迹时,整个人类社会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能源近乎免费。“赫淮斯托斯熔炉”计划让清洁的核聚变能源通过遍布全球的特高压电网输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工业成本被无限拉低,曾经困扰无数国家的能源枷锁被彻底砸碎。
环境日渐改善。“盖亚之心”计划的推进让“环保”不再是一句需要依靠道德自觉的口号,而是一门可以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无数资本和人才涌入这个领域,天空重归湛蓝,河流恢复清澈,地球这颗被工业文明折磨得伤痕累累的星球开始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资源极大丰富。随着“普罗米修斯之链”计划的初步成功,“星河探索”公司成功从一颗近地小行星上拖回了超过十亿吨的高品位铁镍矿产,这几乎相当于人类过去数百年开采量的总和。“资源枯竭”这个悬在人类文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贫穷、污染、匮乏……这些困扰了人类数千年的“癌症”在林风的“科技手术刀”下被一个接一个地精准切除。一个物质极大丰富、人人都可以有尊严地去追求自我实现的**“理想国”**雏形已然显现。
然而作为这一切的总设计师,林风却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切都只是“治标”。
只要人类文明还被困在“地球”这个唯一的摇篮里,那么任何一场来自宇宙深空的未知打击——比如一颗偏离轨道的流浪彗星、一次近距离的伽马射线暴,甚至仅仅是那个“高维观察者”一个不经意的“喷嚏”——都足以将这一切繁华盛景瞬间“归零”。
所以从一开始,前面所有的计划都只是在为一个终极目标做铺垫,那就是——将人类从一个脆弱的“行星级文明”升级为一个拥有更强容错率的“星际文明”!
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走出地球,殖民太空!
……
“星河探索”公司航天发射中心,一座位于赤道附近、占地面积超过一座中型城市的庞大基地内,人类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一次太空探索任务即将拉开序幕。
发射塔架上静静矗立着的不再是传统化学燃料火箭的笨重身躯,而是一艘通体由银白色记忆金属打造、充满科幻美学流线感的空天母舰,它的名字叫做——“不屈号”(Indoitable)。
这是“星河探索”公司的第一代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系统,由一艘长达三百米的“母舰”和一艘可以嵌套在母舰腹部的“开拓者”号登陆飞船组成。它所使用的不再是低效的化学燃料,而是由“奇点”反重力引擎和微型核聚变发动机共同组成的复合动力系统。
它可以在不依赖任何地面跑道的情况下垂直起飞,在短短三十分钟内突破大气层进入近地轨道,然后在太空中与正在建造的“天穹”空间站对接补充燃料和物资,最终利用月球的引力弹弓效应将自己甩向那颗距离地球五千五百万公里的红色星球——火星。
这次任务的最终目标有两个:第一,将由六名顶尖宇航员组成的“先驱者”团队安全送上火星表面;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将“天机”AI所设计的第一套“火星基地自动化建造模块”成功部署到预定地点。
如果任务成功,那么在未来几年内,一个完全由AI和机器人进行维护和运营的永久性火星科研基地将会拔地而起,为未来更大规模的人类星际移民打下最坚实的前哨。
……
指挥中心巨大的全息投影屏幕前,林风与“星河探索”的所有核心成员都屏息凝神,等待着最后倒计时的到来。
“老板,说实话,我到现在都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张伟这位一手缔造了“天机”AI的技术狂人此刻却像个第一次看火箭发射的小孩子一样兴奋得满脸通红,“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能亲眼看看咱们国家自己的火箭把卫星送上天。可我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我们居然能自己造‘宇宙飞船’去……‘殖民’火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