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江湖之朕与将军解战袍 > 第422章 首明三才天地人,再熟九阵化无穷

第422章 首明三才天地人,再熟九阵化无穷(1/2)

目录

东海有鱼名曰阴阳,半身墨黑半身雪白;南山生木唤作乾坤,朝东枝叶茂,朝西果实繁。吾炼丹五十载,方知:

火候不足则铅汞不融,太过则炉鼎崩裂。当年在琅琊台,见始皇坑儒焚书,阳亢无阴;又见楚民巫蛊盛行,阴盛阳衰。皆违中和之道。

治家如炼丹:父严母慈谓龙虎交媾,兄刚妹柔曰坎离既济。家规过紧则如猛火灶,家人离散;门风过松恰似冷丹炉,纲常颓败。

吾造楼船时,匠人削榫三日不成,弃斧观涛,忽得妙法;求仙草际,方士踏遍群山不得,静坐闻香,竟在足下。

今赠尔等九字诀:事来则应,应过即忘;物来则照,照彻即空;念来则觉,觉后不随。

昔大禹导水,非与水争;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吾在扶桑传耕织,不教而教:示织机原理,任其改良;授稻种特性,由其试耕。三十年后,青出于蓝。

尝见咸阳宫中,方士穿云裳执玉杖,终露俗形;又见终南隐者,披麻衣踏草履,反有真光。

吾东渡所携:农具百件皆用钝刃,医书十卷但写常方,乐器三样无非土埙。

道不在奇珍,在日用。炊烟袅处可观炁机,井水冽时能鉴本心。

教导子孙:清晨汲水知源头,正午炊黍识火候;黄昏扫院见净垢,夜半观星悟周行。

吾在东海亲见蜃楼消散,在咸阳目睹阿房成灰。昔庄周鼓盆而歌,老子跨牛出关,皆悟大化如旅。

尔等当知:生如春潮泛舟,死似秋叶归土;来如晨露暂聚,去若晚霞自散。

某年船队遇疫,童男女哭嚎震天。吾令采松针煮水,诵《道德》守静。月余疫去,非药力所致,乃心神安定。后悟:惧死者先亡,忘生者反存。

今留数语于尔:道不传于竹帛而在心灯,法不授于口诀而在践行。功不成于打坐而在日用,果不证于蓬莱而在当下。

他日若闻徐氏子孙:有医者悬壶不同酬,有农夫耕云不问收,有匠人琢玉不留名,此即道脉通达。”

徐福看似自言自语,却又像诉说万千大道:“东渡舟楫今何在?青牛西去迹犹新。莫向蓬莱寻不死,灶台烟火即玄门。”

李震整个人心完全不能平静,书自己没少看,武多人教习,现在看来连皮毛都称不上。

“领兵沙场,阵妙用无穷!”

“吾尝观星象制阵图,察地理布奇门,东渡时以三百童男女演练鱼丽阵御海盗,西归时借九宫八卦避追杀。今将毕生所得兵法精要传于子孙,凡三千言,字字皆经战火锤炼。

昔者黄帝立井田制军,风后演八阵破蚩尤;太公望垂钓渭水悟六韬,孙武子斩姬练兵着十三篇。吾在东海孤岛见群蚁围猎巨蜈,其形变幻竟暗合先天八卦;在泰山绝顶观苍鹰捕兔,其势凌厉犹胜十万精兵。

阵法之要,首明天地人三才:

天时者,观星辨气。吾东渡前夜,见紫微星暗而摇光盛,遂改弦更张,避过秦军追兵。

地利者,形胜为上。曾在琅琊台以五百人据守,借潮汐时辰布疑兵,退三千追兵。

人和者,心意相通。童男女自幼同习礼乐,临战不须号令,目视即知进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