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20集:五行脏腑(2/2)
午后的药圃里,蝉鸣渐起。他们对着“肺”的图谱,想起了西方的游牧部落。“那些牧民常年在风沙里劳作,肺易受燥邪侵袭,常干咳少痰,就像秋日草木干枯,津液不足。”轩辕说,“肺主气,司呼吸,就像风箱鼓风,若风箱漏了气,全身气机都会紊乱。”
岐伯从药篓里拿出桑叶:“你看这桑叶,秋霜打过之后,性偏寒凉,能清肺润燥,就像秋日凉风,吹散燥热。肺属金,金主肃降,若肺气上逆,就会咳喘不止,需用这类药物引其下行。”
少师在一旁记录,忽然问:“那土能生金,是不是说脾旺了,肺也会强健?”
“没错。”轩辕解释,“脾运化的精微,会上输到肺,肺才能将其布散到全身,就像土地长出的草木,能化为冶金的燃料。所以说‘脾为肺之母’,临床上,有些久咳不愈的人,补补脾气,反倒能好。”
夕阳西沉时,最后轮到“肾”。轩辕带众人来到山涧边,溪水在石缝间幽深静谧,倒映着满天晚霞。“肾就像这深潭,藏着人体的精气,是生命的本源。”他指着水底的卵石,“这些石头在水下浸润多年,愈发坚硬,就像肾精充足的人,筋骨强健,不易衰老。”
岐伯捡起一块光滑的卵石:“肾属水,水性润下,能滋养全身。你看那些肾精不足的孩童,头发枯黄,骨骼瘦弱,就像缺水的禾苗。而肾水又能涵养肝木,肝木得润,才能条达不枯,这便是水生木的道理。”
伯高在兽皮上“肾”的位置旁,画了汪清泉,泉水还蜿蜒出一条细流,连接到“肝”的草木符号上。他忽然明白:“难怪首领常说,肝肾同源,原来根在这里!”
夜幕降临时,兽皮上的图谱已初显模样:肝旁有木,心侧有火,脾外有土,肺边有金,肾周有水,彼此间用箭头连着相生的路径。轩辕望着这图,忽然想起那个肝病传脾的病例——有个猎人肝受箭伤后,没多久就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当时只知治肝的同时也要调脾,如今才懂,这是木旺乘土,就像狂风过度,会吹倒庄稼,需同时固土防风。
“五行不仅相生,还会相克。”轩辕在地上补画了相克的箭头,“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这相克,就像四季轮转有制约,太过则为病,不及也为病。”
岐伯补充:“就像去年冬天,那老者肾水过旺,反倒克了心火,出现心悸怕冷,后来用了温心阳的桂枝,就是助火制水。”
众人围坐在篝火旁,看着兽皮上的五行脏腑图,忽然觉得那些原本抽象的脏器,都活了过来,在人体内循着五行的规律,相生相克,动态平衡。伯高小心翼翼地将兽皮卷起,仿佛捧着一件稀世珍宝。
轩辕望着跳动的火苗,轻声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五行与五脏、五味、五色、五音都对应起来,让后人一看就明白,人体就是个小天地,与自然同息同律。”
少师在竹简上记下最后一笔,炭火映着他的侧脸,眸子里闪着光。他知道,他们正在做的,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用朴素的智慧,为人类的生命规律,画出一张清晰的地图。
而那兽皮上的木火土金水,正像五颗星星,在历史的长夜中,渐次亮起,等待着照亮后世无数医者的路。
欲知这五行学说如何进一步系统化,与五味、五色等建立更细密的联系?下集自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