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子不可以不争于父(2/2)
宋正卿给自己斟了杯酒,说:“我了一介布衣,无依无靠,您父亲倒了对我而言毫无好处,我与林芳也并未见过面,无恩无怨。但是我妹妹为了救林芳和他的子女,如今身陷囹圄,所以我做这一切只是为了想救我妹妹而已。”
“你为了救你妹妹,就让我送我父亲去死?”
“皇上最恨人结党,而你父亲罗织党羽多年……周将军是聪明人,肯定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您父亲实在是在这个位置上坐的太久了。他已经忘了激流勇退才是正道。但是您没有忘,您要是提醒他的话,肯定会得到皇上的青睐,对您而言,好处远远比坏处多。”
“宋公子才是聪明人,真是相见恨晚!来,咱们痛饮一番。”
宋正卿与周将军喝得酩酊大醉。
……
第二日,宋正卿又和李婉儿一起,去拜访了刑部侍郎李继尧。
他将“肉太岁”的全部秘密与真相,都和盘托出。
听罢,李继尧脸色大变,神情凝重。
“周太傅权倾朝野,党羽众多,若无万全之策,仅凭你我之力,根本无法撼动他分毫。”李继尧和周太傅乃是政敌,自然乐得看到周太傅落水。
可是他也知道周太傅是一座难以扳倒的大山。
“大人说的是。学生此来,正是想请大人联络几位朝中刚正不阿的御史言官。周太傅多年来结党营私,祸乱朝纲,其罪状早已罄竹难书,民意沸腾,天怒人怨。如今,我们只需一个时机,一个能将他所有罪行,公之于众的时机。他以子女的性命为自己续命,此事传出去,肯定人神共愤。”
“没那么简单。”李继尧沉声道,“当初周太傅病重之时,朝中确有不少有志之士蠢蠢欲动。可他突然又变得精神矍铄,余威犹在,如今人们都不敢轻举妄动了。”
“但大家也看出来了,他已是日薄西山,不少人也知道他是强行续命而已。其实,最关键的,是皇上对周太傅的态度。”宋正卿道。
李继尧眼中精光一闪。
周太傅把持朝政多年,四处安插党羽,在许多衙门,他的话甚至比皇上的话还管用。
皇上投鼠忌器,一直隐忍,只盼着周太傅年事已高,能早日致仕还乡。
没想到周太傅年届八十,仍然不肯主动辞官。
当得知周太傅病重时,皇上虽未有任何表示,心中定是松了口气的。
那几日走路都轻快了许多。
后来周太傅重新上朝,皇上脸上恢复了一贯的冷静。
其实,这已说明皇上心中不悦。李继尧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不过,这样的话,可不能说出口。
需得提防隔墙有耳。
李继尧又问道:“若扳倒了太傅,那可就是得罪了太子。”
“太子是明白人,”宋正卿道,“一边是皇上,一边是太傅,谁的支持更重要,想必他心里最清楚。”
“看来宋公子已是胸有成竹。只不过,你说要等待一个时机,这个时机,究竟是什么时候?”李继尧问道。
“马上就到了。”宋正卿的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三天之后。”
李继尧心中一动:“你是说……太傅的八十寿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