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登月准备(1/2)
探索计划的各项筹备工作基本落地,团队的核心任务随即转向专项训练——毕竟月球的低重力、高辐射环境,对武脉者的内力控制是前所未有的考验。按照计划,所有成员都要在全球太空组织的“太空训练中心”完成为期一个月的集中训练,核心目标就是攻克“失重环境下的武脉稳定控制”。
训练中心位于城郊的山体内部,恒温恒湿,配备了全球最先进的模拟失重舱、真空环境模拟器和月球地形模拟器。第一次走进模拟失重舱时,不少武脉者都有些兴奋,毕竟在失重状态下运功,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体验。
“大家注意,失重环境会打破地球重力对内力的约束,你们平时习惯的‘沉气下沉’‘借势发力’都会失效,内力容易变得涣散,甚至出现逆流,轻则影响行动,重则损伤经络。”轩峰站在舱外,通过通讯器叮嘱队员,“今天的第一课,就是感受失重对武脉的影响,然后学习稳定之法。”
模拟失重舱启动后,舱内的重力逐渐降低,最终维持在月球重力水平(约地球1\/6)。队员们瞬间感觉身体轻飘飘的,双脚几乎要离开地面。一开始,大家还试着运转内力,想维持身体稳定,可很快就发现问题——
“不对劲,内力像没根的浮萍,根本聚不住!”武脉者老赵皱着眉说。他是联盟的资深武脉执行员,平时内力浑厚,可此刻运转内力时,明显感觉到气流在经络里乱撞,原本该下沉的内力,反而往上飘,差点让他失去平衡飘向舱顶。
另一名年轻队员小孙更狼狈,他想试着用内力调整姿势,结果用力过猛,内力突然失控,整个人不受控制地旋转起来,差点撞到舱壁上的传感器。“轩顾问,这根本没法控制啊!”小孙的声音带着焦急。
轩峰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他走进失重舱,双脚轻轻一点,身体平稳地悬浮在半空——他已经提前适应过几次,加上自身武脉根基扎实,此刻运转内力时,虽然也有滞涩感,但总体还算稳定。“别急,失重环境下,武脉控制的关键不是‘强聚’,而是‘顺势引导’。”
说着,轩峰手腕上的灰白珠子微微发热,石破天魂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罗汉伏魔功,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最适合在这种环境下稳定内力。”轩峰点点头,对着队员们演示起来:“双腿微屈,腰腹收紧,将内力全部下沉到丹田,不要急于运转,先让内力适应失重状态,再以丹田为中心,缓慢地让内力在小范围内循环,就像在丹田周围形成一个小漩涡,把涣散的气流都吸回来。”
他一边说,一边放慢动作,让队员们看清内力运转的轨迹。“记住,呼吸要和内力循环同步,吸气时聚气,呼气时微调,跟着重力的节奏走,而不是对抗它。”
队员们跟着模仿,一开始还是频频出错,有的队员丹田聚气不稳,有的循环节奏混乱。轩峰逐个指导,发现问题就及时纠正:“老赵,你的腰腹没发力,丹田的‘漩涡’立不起来,内力自然散;小孙,你呼吸太急,内力循环跟不上,再慢一点,感受丹田的牵引力。”
反复练习了三个小时,队员们渐渐找到了感觉。老赵试着轻轻抬手,内力顺着循环轨迹缓慢流转,身体稳稳地向侧面移动了半米,脸上露出了笑容:“真管用!现在感觉内力听话多了。”小孙也成功控制住身体,不再旋转,还能自主调整高度。
除了武脉者,科学家和宇航员也参与了基础训练——他们不需要掌握复杂的内力运转,但必须了解武脉能量在失重环境下的特性,避免在后续任务中因误触武脉设备、干扰武脉者运功而引发危险。“你们要记住,武脉者运功时,周围会形成微弱的能量场,你们尽量保持一米以上距离,不要触碰他们的穴位和武脉设备的能量接口。”轩峰给非武脉者团队讲解注意事项。
训练进行到第十天,意外发生了。一名叫李梅的女武脉者,在进行“内力远距离传输”模拟训练时,突然脸色发白,捂住胸口,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不好,她的武脉紊乱了!”旁边的队员惊呼道。
轩峰立刻冲进失重舱,扶住李梅。他指尖搭在李梅的手腕上,能清晰地感觉到她体内的内力像乱麻一样缠绕在一起,四处冲撞,经络都在微微震动。“是失重环境下强行运功,导致内力逆流,经络堵塞。”轩峰快速判断情况,“快拿武脉稳定仪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