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精研秘术(1/2)
修炼静室内,一如既往的静谧。灵玉铺就的地面光洁如镜,清晰地倒映着虞璎盘膝坐于中央蒲团上的身影。
虞璎每日花费大量时间,心无旁骛地运转《造化木皇功》。
凝煞后期的灵力如同青色潮汐,在她体内经脉中奔流不息,一遍又一遍地洗刷、凝练着乙木长生煞气。
这个过程看似枯燥重复,却是夯实道基、为将来冲击炼罡、凝结金丹打下坚实根基不可或缺的一环。
每一次周天运转,都能让她感受到灵力变得更加精纯凝练一分,对自身力量的掌控也更进一步。
同时,她也开始投入更多心神,参悟天帝亲赐的《太微两仪合和篇》的更深层奥义。得益于之前天帝亲自引导的那次修行,她对此法的理解已然远超自行摸索。
如今独自修炼,虽无法再现阴阳交泰、龙虎相济的速效,但凭借此法门中正平和的调性,她也能有效地纯化自身灵力,调和体内阴阳二气,使得灵力运转愈发圆融自如,如臂指使。
神识在这个不断纯化与调和的过程中,亦如同被反复淬炼的精铁,变得更加凝练、敏锐,感知范围与精细度都有所提升。
然而,她投入最多精力与心血的,还是那门得自《造化玉书》、关乎她未来能否在孕育子嗣这一“劫数”中争得一线生机的逆天秘法——《青帝长生源液法》。
她深知此术玄奥,且所需材料无一不是天地奇珍,故而不敢有丝毫冒进。她选择了一条最为稳妥,却也最为考验耐心与悟性的道路——利用从司药局以“研究新丹方”、“练习控火技巧”、“培育灵植需观察药性”等合情合理、不会引人怀疑的名义,合规调拨来的那些“降等处理”的灵材边角料。
这些材料,诸如灵气流失大半、色泽暗淡的“地脉紫芝”;年份不足百年、药力温和的“凝露草”;甚至是从一些高品质炼丹失败后的废丹,小心翼翼提取出的、尚未完全散逸的、极其微薄的草木精华。
这些东西,在一些丹师眼中或许与垃圾无异,但于虞璎而言,却是练习《青帝长生源液法》基础手法、感悟草木生机交融规律的绝佳耗材。
这个过程,远比想象中更加繁琐、枯燥且耗费心力。
每一次尝试,她都需要先在静室中布置下小型的聚灵阵,以确保练习时有足够的灵气支撑,同时还要叠加数层防止气息、灵光外泄的隐匿阵法,以免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准备妥当后,她才会神情肃穆地取出那尊与她性命交修、作为本命法器雏形的——“青帝长生鼎”器胚。
此鼎约莫尺许高,通体呈现一种深邃而古朴的暗青色,非金非玉,材质不明,乃是伴随青帝传承一同出现在她识海深处的神物。
鼎身之上,铭刻着无数细密如蚁、复杂异常、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的古老草木图腾与先天道纹。
平日里,它光华内敛,质朴无华,如同凡间古物,唯有在虞璎以精纯的《造化木皇功》灵力全力催动时,鼎身才会散发出朦胧而充满无限生机的青色光晕,那些图腾与道纹也仿佛活了过来,缓缓流转,玄妙非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