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死也要死个明白!(1/2)
朱棣顿时无比纠结,整个人就像是被扔进了冰火两重天。
“有名”……
说书先生嘴里的“有名”,那肯定分两种。
一种,是岳飞岳爷爷,是关二爷,是诸葛孔明,那是流芳百世,万民敬仰,提起来都得叫声爷,逢年过节得上柱香。
另一种……是秦桧,是司马懿,那叫遗臭万年,提起来都得啐口唾沫,编成段子天天骂。
先生说我“有名”,到底是哪一种?
是前者,还是后者?
朱棣脑子里嗡嗡作响,一会儿觉得自己将来可能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所以先生才觉得“一言难尽”;
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可能是个旷古烁今的大奸贼,干的事儿罄竹难书,所以先生才觉得“复杂”。
这两种可能性,像是两个小鬼,在他脑子里疯狂打架。
一个跟他说:“四郎,你行的!你将来肯定比你爹还牛!”
另一个跟他说:“朱老四,你完了!你就是那个最大的反派!”
这种感觉,比直接被宣判是坏蛋还折磨人。
那是一种飘忽不定的坏,在你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好是坏之前,你既可能是好人,也可能是坏人。
朱棣看着一旁二哥三哥那副丢了魂的模样,心里又是同情,又是后怕,更多的是一种抓心挠肝的焦急。
他想问。
可他又不敢。
他眼角的余光,已经瞟到了父皇那张脸。
那张脸,十分平静。
但朱棣明白,这才是父皇真正发怒的样子。
那是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死寂,是一种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朱棣毫不怀疑,自己这时候要是再敢开口问一句,父皇能当场把他塞进烤炉里,替先生烤一炉“人肉月饼”。
就在这时,李去疾又开口了。
“哎,我说你们啊,不会是把故事当真了吧!”
李去疾拿起一块月饼,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这一家子。
“不就是讲个故事嘛,瞧把你们一个个给吓得,脸白的跟月饼皮似的。”
他摇了摇头,摆出一副“真拿你们没办法”的表情。
“都说了是故事!故事!假的!懂吗?就跟那《三国演义》一样,七分真三分假,听个乐呵就得了,别当真!”
李去疾一边说着,一边又把一盘月饼往朱元璋那边推了推。
“快吃,快吃!马大叔,马大婶,都尝尝!这月饼可是我秘制的,里面的青红丝都是用蜂蜜腌过的,在外面可是完全吃不到!”
“再不吃,这皮就不酥了,馅儿也凉了,那口感,啧啧,差远了!简直就是对月饼的侮辱!”
李去疾这番热情洋溢的劝说,落在朱家人的耳朵里,却更加难受了。
儿子们未来的畜生模样都摆在面前了,谁还有心思品尝月饼啊!
先生的每一句“别当真”,都像是在提醒他们,这一切,就是真的。
先生的每一句“快吃”,都像是在催促他们,赶紧接受这残酷的命运。
朱棣此刻内心天人交战。
他想知道,他迫切地想知道,自己那个“一言难尽”的未来,到底是个什么光景。
可求生的本能,让他死死地闭上了嘴。
他知道,现在父皇就是一个火药桶。
谁再敢划一根火柴,没准就炸了!
然而,总有那么些人,是天生不怕死的。
或者说,是在经历了极致的恐惧之后,反而变得无所畏惧了。
朱樉就是这样的人。
在经历了最初的脑内空白和失魂落魄之后,他的眼神,慢慢地,慢慢地,变了。
那是一种从绝望的灰烬里,重新燃起的,带着毁灭气息的火焰。
他看了一眼面色平静的父皇,又看了一眼满脸担忧的母后。
一股破罐子破摔的决绝,涌上了心头。
(今天这关,是过不去了。回宫之后,父皇不把我腿打断,都算他老人家手下留情。)
(既然横竖都是一顿打,甚至可能被打死……)
朱樉的嘴角,竟然勾起了一抹惨淡的,自嘲的笑意。
(那我还怕什么?)
(死,也得让老子死个明白!)
是朱樉。
他,又一次站了出来。
“唰!”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朱元璋也被搞得一愣,没想到这愣头青居然还敢站出来!
(你这个混账东西,还想干什么?!还嫌咱的脸丢得不够干净吗?!)
朱棡和朱棣也惊呆了,二哥这是疯了吗?嫌死得不够快?
然而,这一次的朱樉,和刚才那个咋咋呼呼的愣头青,判若两人。
他没有嘶吼,也没有咆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