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不是皇帝的故事,是土匪张麻子!(2/2)
那是什么概念?
那意味着,天下已经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了。没有了“朝廷”这个概念。
朱元璋读过史书,五胡乱华,神州陆沉,那是何等的惨烈。
南北朝,你方唱罢我登场,皇帝换得比走马灯还快,又是何等的混乱。
而先生口中的故事,竟是将这两者最黑暗的部分,揉捏在了一起!
既有外敌入侵的外患,又有百年不止的内乱!
那不是乱,那是绝望。
朱元璋的喉咙有些发干。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四处流浪看到的景象。
旱灾,蝗灾,瘟疫,兵灾……路边有倒毙的枯骨,有被交换食用的“两脚羊”。
那已经是人间地狱了。
可即便是那样的地狱,人们心中至少还存着一个念想——等朝廷开恩,等新皇登基,等真龙天子出来收拾这烂摊子。
而在先生描述的那个乱了百年的世界里,人们心中还会有“朝廷”吗?还会有“天子”吗?
怕是早就没有了。
那片土地上的人,生下来看到的就是混乱,长大了懂事了就是为了活命而挣扎。
秩序、道德、人伦……这些东西,恐怕早就被碾成了尘土,喂了野狗。
一股寒意,顺着朱元璋的脊梁骨悄然爬上。
他原以为自己是从最深的泥潭里爬出来的,可现在才知道,这世上,竟还有比那更恐怖的流沙深渊。
他心里的那点失望,早已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于惊悚的审视。
土匪?
在那样一个没有皇帝、没有王法、只有谁拳头更大更硬的世道里,拉起一支队伍,占山为王的,又岂会是寻常之辈?
朱元璋的呼吸,不自觉地急促了几分。
他不再是抱着“比一比谁更牛”的心态,而是真正作为一个开国之君,去审视一个无比棘手的难题。
在那样一片彻底失去希望和秩序的焦土上,一个“山大王”,他想做什么?
他又能……做什么?
朱元璋心里瞬间有了答案。
这样的乱世,必然会催生出两种人。
一种,是吃人的魔鬼。
另一种,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只听李去疾继续说道:“咱们故事的主角,就在这种世道下出现了。”
“他姓张,没人知道他的真名,也很少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因为相传他脸上有点麻子,道上的兄弟都叫他,张麻子。”
“这张麻子,就是个土匪头子,手底下带着一帮兄弟,干的就是没本的买卖。”
李去疾话锋一转,语气里带上了一丝玩味。
“但是呢,他这个土匪,跟别的土匪,又有点不太一样。”
“他手底下的那帮兄弟,虽然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悍匪,但他们有一条铁一般的规矩,谁犯了,就得掉脑袋。”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朱元璋的瞳孔更是微微一缩。
铁一般的规矩?
他想到了自己的军纪。当年他为了整肃军纪,可是杀了不少人,才勉强让那帮泥腿子出身的兵痞子有所收敛。
一个土匪窝,能有什么铁规?
只听李去疾那清晰的声音,在寂静的院子里响起,如同惊雷。
“张麻子的第一条规矩,就是——”
“只劫掠那些为富不仁的乡绅恶霸,对普通百姓,秋毫无犯!”
“秋毫无犯”这四个字,像是一道闪电,瞬间劈进了朱元璋的脑海深处!
他的身体猛地一震,隐藏在袖子下的手,都控制不住地抖了一下!
秋毫无犯!
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登天!
想他当年,带着一帮饿得眼睛都绿了的弟兄们起事,最头疼的就是这个问题!
他们虽然自称是义军,
但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乱世之中,军队和土匪,很多时候根本没有区别!
他用了多大的力气,杀了多少不听话的刺头,才勉强约束住部队,不让他们对百姓下手?
可即便如此,也总有那么些管不住的败类,偷偷摸摸地干些脏事,坏他义军的名声!
而现在,先生故事里的一个土匪头子,竟然把“秋毫无犯”……当成了第一条铁律?!
这……
这怎么可能?!
朱元璋的眼神,瞬间爆发出骇人的精光,死死地盯住了李去疾!
他那颗刚刚沉寂下去的好胜之心,以一种更加猛烈、更加滚烫的姿态,疯狂燃烧起来!
一个土匪……对平民百姓秋毫无犯?
一个土匪居然想做这件事?
这可是连咱这个开国皇帝,当年都费尽千辛万苦才做到的事?!
这故事……他更想听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