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金蝉脱壳 暗流东引(2/2)
接下来的日子,明州商界果然目睹了苏家“日薄西山”的景象:铺面关门,伙计遣散,以往车水马龙的苏府变得门庭冷落。更有“消息”灵通人士传出,那位屡创奇迹的赘婿慕容文远,因承受不住压力,一病不起,眼看就要不行了。苏家三位小姐终日以泪洗面,争吵不断。
吕御史派出的探子将这些“情报”源源不断送回,令其心中大定,更加确信苏家已是强弩之末,只需最后一击。他将大部分人手都调去监控各陆路关卡和水道,严防“慕容文远”潜逃。
而就在这重重迷雾的掩盖下,一船船看似普通的“建材”、“渔具”、“粮食”,正借着夜色和恶劣天气的掩护,悄然运往那个偏僻的废弃渔村。三位老船匠及其家眷也被秘密接走。一片热火朝天的秘密船坞,在山崖的掩护下悄然成型。
---
与此同时,揽月轩内。
对外宣称“病重”的慕容文远,实则与苏明月一起,进入了启程前最紧张的筹备阶段。
海图被再次细化,根据明月最新的星象推算和洋流分析,调整了数处细节航线。物资清单被反复核对,精确到每人每日的口粮和饮水。
“大姐夫,这是根据你描述的‘坏血病’,我查阅古籍找到的几种可能预防的方子,多以豆芽、柑橘、松针入药,已让玲珑秘密采购了一批药材种子,可在船上发豆芽,柑橘也可尝试腌制储存。”苏明月递过一张药方。
文远点头,心中感动于她的细心。远洋航行,维生素缺乏是隐形杀手。
“还有这个,”明月又拿出一份长长的书单,“这是我整理的,可能需要用到的典籍抄本,涉及星象、地理、海疆志异、海外番语、甚至本草医术,都已让人加紧誊抄。”
文远接过书单,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列满了书名,堪称一个小型图书馆。“辛苦了,明月。这些知识,或许比金银更重要。”
最重要的,依然是导航。那台结合了古今智慧的“测天仪”,在工匠们不眠不休的尝试和文远的模糊指导下,终于打造出了第一台粗糙的样机。虽然镜片打磨远远达不到标准,测量精度有限,但相较于这个时代完全依赖经验的航海,已是革命性的进步。
文远亲自将它命名为“璇玑仪”。
每当夜深人静,他便会与明月在轩中,借助这粗糙的璇玑仪,对照星图,反复练习观测和计算,为那未知的航程做着最后的准备。
希望,在压抑的表象下,如同暗流般汹涌积蓄。
时间一天天过去,秘密船坞的巨舰龙骨已然铺设完成,船板正在一块块拼接。而明州城内,苏家的“败象”已显露无疑,吕御史的耐心也即将耗尽。
终于,在一个秋雨淅沥的深夜,慕容文远收到了一张由苏清婉派心腹送来的密条,上面只有简短的四个字:
“船成,候风。”
时机到了!
文远深吸一口气,看向身旁的苏明月和苏玲珑,目光沉静而锐利:
“通知下去,按计划行事。”
“金蝉脱壳,就在今夜!”
一场精心策划的大戏,即将拉开最终帷幕。而东方的海平面上,命运的航程,也已悄然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