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秦洛人设崩塌?(1/2)
“全域灵根共鸣激发仪”的光芒渐渐敛去,环形仪器中央,那一百名青岚宗弟子周身鼓荡着前所未有的精纯灵气,原本晦暗的资质如同被拭去尘埃的明珠,绽放出令人惊叹的光彩。无需详细检测,仅凭那外显的、脱胎换骨般的气息,就足以向诸天万界宣告——灵根重塑,成功了!
科学,再次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将“灵根决定论”这座压在无数修士心头的大山,轰成了齑粉!仙网之上,那些喧嚣的“量子灵根”忽悠言论,如同被阳光照射的冰雪,瞬间消融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山呼海啸般的震撼与狂喜,尤其是来自无数底层修士的欢呼!
然而,玄学联盟及其背后的存在,显然并未打算就此认输。正面抗衡节节败退,舆论操控屡屡受挫,他们那积累了万古的怨毒与不甘,促使他们祭出了更加阴损、也更加针对个人的终极手段——彻底摧毁秦洛的“人设”!
就在灵根重塑实验成功的余波尚未平息,科学丹院声望如日中天之际,一波更加精密、更加恶毒、也更具“实锤”意味的舆论炸弹,被引爆了!
这一次,不再是空穴来风的谣言,而是经过精心剪辑、断章取义、甚至可能掺杂了部分真实信息的“混合毒药”!
首先流出的,是一段极其模糊、但却能清晰辨认出秦洛身影的留影。影像中,秦洛站在一座布满诡异符文、散发着不祥气息的古老祭坛前(事后证实,那只是科学丹院某个研究上古巫祝文化的考古项目现场),面无表情地凝视着祭坛中央一团跳跃的、仿佛由无数怨魂构成的黑色火焰(实为一种特殊的负能量凝聚现象)。影像被配上了极其煽动性的文字:
“惊爆!秦洛秘密进行禁忌灵魂实验!疑与域外邪神交易,以生魂换取力量!科学丹道的光鲜外表下,隐藏着何等血腥的真相?!”
紧接着,是一份据称来自“科学丹院内部良心人士”曝光的“绝密研究日志”片段。日志中用冷静到近乎冷酷的笔触,记载了一些关于“意识剥离”、“能量抽取”、“最优个体筛选”等令人毛骨悚然的实验设想和初步数据(这些实际上是秦洛在研究“意识上传”和“能量转化效率”时的理论推演,被完全曲解了用途和语境)。曝光者声称,这证明了秦洛早已背离人道,将修士视为实验材料,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完美的“傀儡军团”或者进行某种“终极夺舍”!
然后,是一些自称曾效力于科学丹院、后来“幡然醒悟”的“前研究员”的“血泪控诉”。他们在各种场合,声泪俱下地描述秦洛如何刚愎自用、漠视生命,为了数据可以牺牲一切,如何用冷酷的手段打压异见者,如何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而非一个“人”。他们刻意强化秦洛那理性、冷静、甚至有些不通人情世故的性格特点,将其扭曲成一个冷血、自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科学怪人”形象。
最后,甚至有人不知从何处,翻出了秦洛当年在青岚宗外门时,一些微不足道的、与其他弟子的小摩擦和竞争记录,将其无限放大,描绘成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卑劣小人!
这些真真假假、虚实结合的信息,如同经过精密计算的组合拳,通过玄学联盟掌控的渠道,在极短时间内,覆盖了仙网的每一个角落!
“#秦洛人设崩塌#”这个词条,以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迅猛的速度,空降热搜榜首,并且后面跟了一个仿佛滴着血的、黑色的“爆”字!
与之前那些容易被识破的谣言不同,这一次的“黑料”,夹杂着部分真实的影像和扭曲的“内部信息”,具有极强的迷惑性和杀伤力!
许多原本因为灵根重塑成功而对秦洛充满感激和崇拜的修士,在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影像和“血泪控诉”后,信念开始动摇。
“难道……我们真的看错人了?”
“那些实验……听起来太可怕了!”
“他平时看起来是有点冷冰冰的,难道真的……”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就连科学丹院内部,也出现了一些细微的骚动。一些并不了解核心项目、只是从事辅助工作的低阶研究员,在私下里也开始交头接耳,眼神中带着疑虑和不安。毕竟,那些被曝光的“研究日志”片段,其描述的内容,确实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畴,显得格外“冷血”和“非人”。
苏妙仪看着舆情监控光幕上那再次被染成一片墨黑的负面数据,以及内部通讯网络中那些悄然流传的疑虑信息,心急如焚。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院正的为人与抱负,那些指控是何等的荒谬与恶毒!但她更清楚,这一次的攻势,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险恶!因为它直接攻击的是院正个人的品德与动机,这是最难用数据和成果来自证清白的!
“院正!我们必须立刻进行最强硬的辟谣!公布那些影像和日志的真实背景!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苏妙仪语气急促地向秦洛建议。
然而,秦洛的反应,再次出乎了她的意料。
他静静地浏览着那些关于自己“人设崩塌”的喧嚣言论,脸上没有任何被污蔑的愤怒,也没有急于辩白的焦躁,反而……露出了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
“人设?”他轻声自语,仿佛在品味着这个陌生的词汇。
他抬起头,看向苏妙仪,目光平静得令人心慌:“妙仪,你认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苏妙仪一愣,随即毫不犹豫地回答:“院正您是天纵奇才,是科学之光的引路人,是心怀苍生、欲以科学普惠诸天的先驱!”
秦洛闻言,却缓缓摇了摇头。
“不,那是你们希望看到的,或者说,是你们基于我的行为和作用,所赋予我的‘形象’。”他的语气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客观,“而非我‘本身’。”
他走到巨大的观测窗前,望着“零域”外那浩瀚的、遵循着冰冷规律运转的星辰。
“我追求真理,探索未知,是因为好奇,是因为那能让我触及宇宙的奥秘,感受到智力上的极致愉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