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建立学院(1/1)
青冥丹宗后山的开阔地带,曾是宗门存放旧丹炉的废弃场地,如今已被改造成一片规整的建筑群——灰瓦白墙的楼宇间,点缀着透明的玻璃穹顶,空中悬浮着用灵力驱动的“导览光屏”,上面滚动着“青冥丹道学院”的招生信息与课程表。这是林霄耗费三个月,联合各宗门之力,打造的苍玄大陆第一所融合现代教育体系的丹道学院,也是他实现“系统培养新一代炼丹师”目标的核心阵地。
“林院长,这‘实验研发区’的通风系统还需要调试,灵草药的挥发性成分若不及时排出,会影响检测仪的精度。”石磊拿着图纸,指着西侧一栋玻璃建筑,他身后跟着几名来自流云商会的工程师,正忙着安装最新的“灵脉能量稳定器”——这是保证实验仪器精准运行的关键设备。
林霄点点头,跟着石磊走进实验研发区。室内分为“药材分析室”“丹药合成室”“邪力模拟室”三个隔间,每个隔间都配备了统一规格的实验台,台上摆放着分子级检测仪、精准温控丹炉、灵脉模拟装置等设备。“通风系统按之前的设计,采用‘上排下进’的双层气流,”林霄指着天花板的通风口,“再在每个隔间加装‘成分吸附装置’,用净化丹渣制成吸附材料,既能过滤有害成分,又能降低成本,还能让学生直观看到‘废物利用’的丹道理念。”
学院的东侧,是理论教学区。最大的“丹道大讲堂”内,没有传统的案几,而是排列着阶梯式的座椅,每个座椅前都有一块可触控的光屏。苏瑶正站在讲台前,调试着墙上的3d投影设备——她要给首届新生上第一堂“音波与炼药协同”课,准备用投影还原清心铃音波与药鼎能量的共振过程。“之前在流动教学时,很多学生听不懂音波频率的原理,”苏瑶笑着对林霄说,“现在用3d动画展示音波如何‘抚平’药鼎内的能量波动,他们应该能一目了然。”
最让林霄重视的,是学院中央的“实战模拟区”。这里没有华丽的建筑,只有一片可变形的场地,能通过灵脉能量模拟不同场景——瘟疫蔓延的村落、邪祟突袭的灵脉节点、魔气污染的药田。楚离正带着几名护卫,测试“瘟疫场景”的模拟效果:场地中央升起几座仿真木屋,屋内的“模拟患者”(用灵力驱动的人偶)身上,泛着与真实瘟疫相似的灰黑色纹路,甚至能模拟出不同阶段的症状反应。“等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后,就要在这里进行实战演练,”楚离擦了擦额头的汗,“从配药到施救,全程计时评分,不合格的要重新训练,必须让他们在真正的危机来临时,能做到零失误。”
学院的课程体系,更是林霄结合现代教育“分层培养”理念设计的精华。基础层(第一年)开设《灵脉生理学》《药材分子结构学》《丹道数学基础》等课程——前者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炼药要对应灵脉”,后者教会他们用数学计算控制药材配比,避免传统炼药“凭感觉”的误差;进阶层(第二年)聚焦专业课,《精准炼药技术》教学生用仪器控制炉温、筛选药材,《邪祟应对药剂学》详解不同邪祟的特性与对应丹药配方,《灵脉修复实战》则由苏瑶、楚离亲自授课,结合真实案例讲解施救技巧;高阶层(第三年)则进入“专项研究+宗门实习”阶段,学生可选择“仪器研发”“古籍丹方改良”“跨境救援”等方向,在石磊、赵烈等导师的指导下,深入各宗门或灾区实践,将理论转化为真正的能力。
首届招生时,学院收到了来自苍玄大陆各境的八百余份申请,最终筛选出一百二十名新生——既有像小雅这样已有基础的年轻丹师,也有从零开始的少年,甚至还有几名曾质疑现代理念的传统丹师,想重新系统学习。开学大典当天,青冥丹宗宗主玄真子亲自为学院揭牌,北境冰云宗、南境圣火丹宗等宗门的代表,也送来珍贵的典籍与仪器作为贺礼。
大典后的第一堂课,林霄在丹道大讲堂给新生们上“开学第一课”。他没有讲高深的理论,而是取出一株普通的阳炎草,放在讲台的检测仪上:“传统丹道中,大家会说‘这株草性烈阳,可抗邪’,但在这所学院,我们要知道——它的烈阳灵力集中在第3-5片叶片,抗邪因子主要存在于叶脉的‘腺毛细胞’中,用60c的灵泉水浸泡15分钟,能让有效成分释放率提升25%。”
说着,林霄用3d投影展示出阳炎草的微观结构,腺毛细胞中闪烁的绿色光点(抗邪因子)清晰可见。台下的新生们发出阵阵惊叹,一名来自西境的少年举起手:“院长,那如果我们用仪器精准提取这些成分,是不是就能炼出比传统方法更好的丹药?”
“没错,但这不是全部。”林霄笑着点头,又调出之前望灵镇瘟疫的救援视频,“你们还要记住,丹药是用来守护生命的。去年望灵镇瘟疫时,我们的弟子不仅要炼出抗邪丹药,还要在混乱中快速判断患者的灵脉状态,选择最合适的给药方式——这就是学院要教给你们的,不仅是‘精准的技艺’,更是‘守护的责任’。”
课程进行到一半,赵烈长老突然走进讲堂,手里拿着一炉刚炼好的清心丹。他之前对现代理念的转变,成了学院最好的“活教材”:“老夫之前总觉得,炼药靠的是心火感应,直到在这学院里,用检测仪发现自己炼了三十年的丹药,竟一直带着0.5%的隐性杂质——这些杂质虽不会立刻伤人,却会在修士长期服用后,慢慢侵蚀灵脉。”他将丹药放在检测仪上,光屏上显示“有效成分97%,杂质0.3%”,比他之前的最好水平还高,“这就是系统学习的力量,能让我们在传统的基础上,走得更远、更稳。”
学院的教学实践中,也不乏挑战。有一名叫寒生的北境新生,擅长传统冰系炼药,却始终抗拒使用检测仪——他觉得“仪器会破坏对冰灵力的直觉”。直到一次实战演练中,寒生用传统方法筛选的冰魄草,因未检测出隐藏的魔气孢子,导致炼出的丹药不仅无效,还差点让“模拟患者”的灵脉冻伤。
石磊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用检测仪重新扫描冰魄草:“你看,孢子藏在草芯的冰纹里,肉眼根本看不见,但检测仪能捕捉到它释放的0.01g\/L的邪力波动。这不是否定你的直觉,而是让仪器成为你的‘第二双眼睛’,帮你规避看不见的风险。”寒生看着检测结果,沉默良久,主动请求石磊教他使用仪器——后来,他成了学院“冰系精准炼药”方向的佼佼者,还改良出了能同时抗邪、修复灵脉的“冰灵归元丹”。
随着学院的运转,越来越多的成果开始涌现:基础班的学生研发出“快速药材筛选试纸”,能让偏远地区的小丹房快速排查药材隐患;进阶班的学生在实战模拟中,创下“三分钟配药、五分钟施救”的记录;高阶班的学生跟着赵烈长老,成功改良了圣火丹宗的“圣火清心丹”,让药效提升30%,还降低了火属性丹药对灵脉的刺激。
半年后,学院迎来了第一次“宗门实习考核”。一百二十名学生被分配到各境宗门,参与灵脉修复、丹药生产、邪祟巡查等工作。小雅被派回望灵镇,她不仅用学院教的技术,帮当地丹房建立了“药材检测标准”,还培养了五名本地的年轻丹师,让精准炼药的理念在西境扎下了根。
林霄站在学院的观景台上,望着远处各境传来的实习反馈——光屏上满是“学生表现优异”“解决实际问题”的评价,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苏瑶、石磊、楚离、赵烈走到他身边,看着下方操场上正在进行实战演练的新生,眼中满是希望。
“之前总担心,现代教育体系会冲淡传统丹道的精髓,”赵烈感慨道,“现在才明白,好的教育,是让传统与现代相辅相成,让每一代丹师都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走得更好。”
林霄点点头,望向苍玄大陆的方向——夕阳下,学院的玻璃穹顶反射着金光,与各境宗门的光芒遥相呼应。“这所学院,不仅是培养炼丹师的地方,更是传承‘精准、协同、守护’理念的阵地,”他握紧手中的混沌丹炉,“未来,会有更多的学生从这里走出,带着新的丹道理念,守护这片大陆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生灵。”
夜色降临,学院的灯光次第亮起,大讲堂里还传来学生讨论的声音,实验区的仪器仍在运转,实战模拟区的“瘟疫场景”还在继续——这是青冥丹道学院的第一个夜晚,也是苍玄大陆丹道人才培养体系化的开端。林霄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只要有这些充满朝气的新生,有并肩作战的伙伴,现代医学与丹道结合的理念,终会在这片大陆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