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影响力扩大(2/2)
“以前丹药是‘修士的宝贝’,我们老百姓想都不敢想。”老人服下丹药,感觉胸口暖暖的,激动得抹眼泪,“现在医疗站就在镇上,丹药便宜,检测还免费,这日子以前做梦都不敢想。”
这是林霄最看重的“民生革新”。过去,丹道的核心服务对象是修士,普通百姓生病,只能用“草药熬煮”的土方法,遇到灵脉受损、邪祟侵袭,常常只能等死;如今,丹道联盟在全大陆建立了500余个“新丹道医疗站”,每个站都配备:
基础检测仪器:能检测灵脉受损程度、邪力残留,免费为百姓服务;
普惠丹药专柜:平民抗邪丹、温脉丹、清心丹等常用药,价格仅为之前的1\/3,还支持“以物易物”;
驻村丹师:从青冥丹道学院毕业的年轻丹师,长期驻守医疗站,教百姓“灵脉保养知识”,预防常见疾病。
医疗站运行一年,苍玄大陆百姓的“灵脉疾病死亡率”下降60%,“邪祟感染率”下降55%。在西境的“落风镇”,之前每到寒流季节,就有几十人因灵脉受寒去世;现在有了医疗站和普惠丹药,去年寒流只出现3例轻症,全部治愈。
“我从学院毕业时,林院长说‘丹道的根在苍生’。”驻守落风镇的丹师楚瑶,刚给一个孩子看完病,孩子因误食毒草灵脉受损,她用“平民解毒丹”救了孩子的命,“现在看着孩子们健康长大,看着老人们能安稳过冬,才真正懂了这句话的意思。”
圣火丹宗的大殿里,赵烈长老正给弟子们演示“火炼术+智能检测”的新方法。他一边用灵火控制丹炉温度,一边看着旁边的检测仪:“你们看,当火炼到‘滋滋’声时,检测仪显示甘草酸分解率68%,这时就要加大灵火——古法的‘听声辨火候’,和现代的‘数据检测’,其实是一回事。”
弟子们听得格外认真,他们中有人曾抵制现代技术,觉得“玷污了圣火丹宗的传统”;现在却明白,传统不是“守旧”,而是在创新中传承。
这是传统宗门最深刻的转型。过去,面对新丹道革新,不少传统宗门选择“抵制对立”:圣火丹宗退出丹道联盟,百草堂关闭药材通道,冰云宗拒绝引入智能丹炉;但随着革新的推进,他们逐渐发现,抵制只会让自己落后——圣火丹宗的火炼术,因缺乏检测技术,丹药合格率越来越低,弟子们纷纷转投其他宗门;百草堂的古法炮制,因没有统一标准,药材卖不出好价格,宗门收入锐减。
于是,越来越多的传统宗门主动“拥抱革新”:
圣火丹宗加入丹道联盟,用智能检测优化火炼术,丹药合格率从70%提升到95%,还推出“圣火抗邪丹”,成为全大陆热销丹药;
百草堂与青冥丹道学院合作,将“古法炮制术”转化为“数据化流程”,让更多人学会,同时用学院的技术,培育出“高药效蒲公英”,成为医疗站的普惠药材供应商;
冰云宗引入智能丹炉,结合传统冰炼术,炼出“冰系灵脉修复丹”,解决了东境灵脉受损的难题,宗门声望比之前更盛。
“以前觉得新丹道会毁了传统,现在才知道,传统加创新,才能让宗门走得更远。”赵烈长老看着大殿外的“圣火新丹道分院”,分院里既有青铜丹炉,也有智能仪器,弟子们在两种技术间自由切换,“这才是圣火丹宗该有的样子——守得住传统,跟得上时代。”
丹道革新大会的最后一天,林霄站在标准碑下,看着来自全大陆的代表们互相交流:西境的药农在向圣火丹宗的丹师请教“灵草种植”,北境的散修在和冰云宗的代表讨论“丹药快递”,南境的医疗站大夫在和百草堂的丹师沟通“普惠药配方”——没有了垄断的隔阂,没有了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整个苍玄大陆的丹道,形成了“种植-检测-炼丹-医疗”的完整生态,每个人都是生态的一部分,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十年前,我刚提出新丹道理念时,有人说我‘异想天开’,有人说我‘毁了丹道’。”林霄的声音带着感慨,却更坚定,“现在,我们用事实证明,丹道不是某个人、某个宗门的私产,而是全大陆生灵的共同财富。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完善体系,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学丹道,让最普通的百姓也能用上好丹药——这,就是我们的丹道革新,这,就是苍玄大陆的新丹道格局。”
夕阳下,标准碑的金纹反射着光芒,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广场上,有人在交换药材种子,有人在讨论炼丹技术,有人在规划明年的医疗站建设——这些平凡的举动,正在一点点改写苍玄大陆的未来。
林霄知道,影响力的扩大,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灵脉枯竭的难题、新型邪祟的出现、偏远地区的技术落地……但只要全大陆的丹师、百姓能像现在这样,携手合作,开放共享,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夜色降临,洛阳城的灯火渐渐亮起,与天上的星辰交相辉映。广场上的标准碑,在灯光下依旧醒目,它不仅刻着丹药的标准,更刻着苍玄丹道的新未来——一个开放、共享、普惠、共生的未来,一个让每一个生灵都能被丹道守护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