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多多益善,没有上限!(2/2)
上官校长立刻说道:“祁同伟同学,要不要到我办公室坐一坐?咱们好好聊聊?”
祁同伟欣然应允。
于是,上官校长带着一脸和善的笑容,亲自带着祁同伟朝办公室走去。
一路上,不少学生都看傻了。
这谁啊?这么牛?
能让一向严肃的上官校长笑得这么亲切,这人肯定不简单!
有认得祁同伟的,便开始讲解起来:“这位可不一般,他就是前几届学生会主席,法系的祁同伟,听说他去基层历练了一段时间,今天才刚回来。”
旁边的人顿时恍然:“原来他就是传说中的大三学长祁同伟?早知道我就求个签名了……话说《明朝那些事儿》第三本什么时候出啊?我都等急了!”
祁同伟的校园传奇又添一笔!
别小看这些传言,一个人的名声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进了办公室,上官校长亲自给他泡了一壶茶:“我知道你喜欢碧螺春,但在京州,还是尝尝我们的雨花茶吧。”
祁同伟笑着回应:“我都喜欢,绿茶、白茶、红茶、乌龙……哪怕苦丁茶我也喝得惯。”
“只不过赵伯伯偏爱碧螺春,我岳父更喜欢龙井,所以家里这两种茶喝得比较多。”
上官校长手一顿:“赵伯伯?”
祁同伟笑了笑:“赵立春赵伯伯啊。”
上官校长眼神微微一变,装作不经意地问:“那你岳父是……”
祁同伟轻描淡写地说道:“哦,就是钟小艾她爸,我们俩的事他也挺支持的,如果不是我们还在念书,他早就让我们去领证了。”
“不过我岳父不在汉东,他在帝都,他叫钟声。”
嘶!
上官校长倒吸一口冷气。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祁同伟出身并不显赫,甚至可以说非常普通——
不对,已经不是普通了,是相当寒门。
可这才过去多久,赵立春成了他伯伯,钟声成了他岳父……
上官校长立刻明白祁同伟的意思了——他是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分量。
你可以不信我祁同伟,但你总得信赵立春、信钟声吧?
上官校长当然不会觉得祁同伟是在炫耀背景。
那样想就太肤浅了。
他很清楚,祁同伟之所以坦坦荡荡地透露这些,只是想增强自己的可信度。
事实也的确如此。
重生之后的祁同伟,待人接物远比同龄人老练得多。
他知道面对什么样的人该说什么样的话,更明白什么样的话才最有分量。
他太了解大学老师的思维方式了。
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不管愿不愿意,说话大多比较含蓄。
直来直往他们未必喜欢,可祁同伟没那个耐心慢慢磨。
索性直接摊牌,把自己的背景亮出来。
再加上他提出的六百万投资,如果上官校长还能无动于衷,那他扭头就走,绝不浪费时间。
京州虽然比不上长安,但也是个大学城,高校资源并不少。
实在不行,他还可以去松江,那边也不缺能合作的学校。
祁同伟即使到了基层工作,也没有完全脱离学生的身份,这倒也带来了一些便利——学生遇到问题,向大学教授请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不管哪所学校,谁会拒绝现金资助呢?
更何况是合法合规的现金支持!
上官校长确实有本事,是少数几位既懂学术研究、又能管理学校的实干型领导。
他听了之后笑着说:
“同伟同学,你可真是藏得够深啊。”
“你希望咱们学校怎么帮你?”
祁同伟笑了笑,说道:“原本我是打算明年暑假来学校办一场招聘,招一些暑期实习生。”
“但吕州的老乡们太渴望致富了。”
“趁着现在有空,自然就想到来学校这边求助一下。”
上官校长严肃地问:“同伟同学,你刚才说的那个一百万的助学项目——不是开玩笑吧?”
祁同伟认真地回答:“我原本还打算去农大一趟……不过既然碰到了校长,那就请您帮忙也行。”
“在农大那边,我也准备了一百万的助学计划。”
“我需要的是本地的学生资源。”
他看着一脸惊讶的上官校长,缓缓加了一个条件:“只要校长能把这件事办成……”
“每招进来十个学生,我就给学校项目追加一千块……多多益善,没有上限!”
上官校长听罢,也没多废话,匆匆送走祁同伟后,立刻就去安排对接事宜。
钟小艾回到家时,祁同伟已经把晚饭准备好了。
两人这顿晚饭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真不简单,是京州本地的传统名菜——六虾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