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星尘电磁脉冲弹的反射层失效与能源站偷袭(1/1)
星耀技术部的电磁监测站,清晨的阳光刚掠过核心舱的金属反射层,工程师陈默就握着磁场检测仪,站在反射层旁——昨天刚搭起的铝片反射层,此刻竟像被磁化的铁块,相互吸附在一起,检测仪显示“磁场强度”突破1.2特斯拉,远超安全阈值。更可怕的是,反射层表面的铝片出现细微的裂纹,用手一碰就有碎屑掉落——这是母巢在能量虹吸波后释放的“星尘电磁脉冲弹”,弹头在高空引爆后,释放的强电磁脉冲不仅让金属反射层失效,还破坏了所有电子设备的电路。此刻,指挥中心的机械投影屏彻底黑屏,通讯电台里只有“滋滋”的杂音,与各防御点的联系完全中断;城西能源站的变压器被脉冲击穿,冒出黑烟,核心舱的备用能源供应中断,核心能量从59%骤降至55%,冷却系统的风扇转速减慢,核心温度开始缓慢上升,屏幕上的“过热预警”红灯每隔30秒就闪烁一次。“沈总!电磁脉冲还在影响周边设备!城东医院的心电图机、血压计全坏了,护士们只能用手动听诊器和水银血压计,而且备用发电机的电路也被击穿,IcU的呼吸机又开始依赖手动球囊!旧部还趁着通讯中断,在城西能源站外围聚集,刚才看到至少20人携带武器,正往能源站方向移动!”陈默的声音带着急促,他调出能源站的监控画面(仅存的机械摄像头),画面里能看到旧部的身影在废弃厂房后晃动,有人正扛着火箭筒,瞄准能源站的储油罐,储油罐里还剩5000升柴油,一旦引爆,整个城西都会陷入火海。
指挥中心的临时会议桌前,四十二份手写报告散落一地,危机在电磁干扰、能源供应、医疗保障领域同时爆发:医疗部的临时分诊区里,新增30名“突发急症患者”,其中5名是心脏病患者,护士们用手动吸痰器给患者清理气道,一名护士连续操作1小时,手臂酸痛得抬不起来,医院的手动医疗设备库存仅剩15套;顾言泽的防御棚里,特勤队员们的对讲机全成了摆设,小李正用社区捐赠的红色布条制作信号旗,每面旗子代表不同指令,队员们围在一起熟记旗语,有的队员还在手臂上画简易旗语图,防止忘记;技术组的老周拿着“反射层修复方案”,眉头紧锁:“电磁脉冲让金属反射层磁化失效,得用非金属材料替代!陶瓷、玻璃这些不导电的材料能抵御脉冲,可我们现有的陶瓷碎片不够,得让市民捐家里的陶瓷碗、花瓶、玻璃罐,哪怕是碎的也行!”
医疗部的病房里,苏沐辰看着护士们用手动设备急救的画面,撑着坐起来,从床头柜摸出几张白纸和铅笔:“做‘手动信号传递系统’!用不同颜色的旗子代表‘急需药品’‘请求支援’‘患者转移’,再画一套手势图谱,比如‘双手交叉’代表止血带,‘握拳’代表氧气,我已经画了初稿,你们拿去复印分发!”他一边说,一边咳嗽,胸口的监护仪“滴滴”的低氧警报声不停,护士想扶他躺下,他却指着纸上的旗语图:“通讯断了,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联系不上,多一套传递方式,就多一分生机。”他用铅笔仔细标注旗子的颜色和尺寸,比如“红色旗代表紧急支援,边长30厘米”,画完后让护士用社区的手动复印机复印,志愿者们骑着自行车,把旗语图送到各医疗点和防御棚,一名志愿者在途中遇到断电的红绿灯,还停下来用旗语指挥交通,避免了一起自行车相撞事故。
傅子恒的反射层修复现场,他正蹲在地上,用陶瓷碎片拼接临时反射面。起搏器监测仪的机械指针因长时间蹲坐而跳动加快,心率从60次\/分升至92次\/分,护士递来的温水他喝了两口就放在一边,手里的胶水(用面粉和水熬制的临时黏合剂)却没停:“陶瓷碎片要尖面朝外,拼接时留1厘米间隙,避免磁化影响。”他的手指被陶瓷碎片划伤,渗出细小的血珠,护士想给他贴创可贴,他却摇头:“先把反射层拼好,核心温度再升就危险了。”居民们纷纷把家里的陶瓷碗、花瓶砸成碎片送来,城西社区的张阿姨甚至把珍藏的青花瓷盘也砸了:“盘子再贵,不如核心重要!”工程师们用临时黏合剂把碎片粘在木板上,再固定到核心舱外围,虽然不如铝片整齐,却能暂时阻挡虹吸波。
陆沉坐在盲文能源地图前,指尖突然传来金属武器的强烈振动:“旧部的指挥部在能源站东侧的废弃仓库!他们在储油罐下埋了3个定时炸弹,还有5名狙击手埋伏在仓库二楼,目标是等我们靠近就引爆!”他的左手因持续感应强电磁,泛着淡淡的麻木感,护士想给他按摩,他却抓起笔在地图上圈出炸弹位置:“储油罐西北3米、东北5米、正南2米,这三个点有金属波动,应该是炸弹!让特勤队用撬棍挖,别用金属工具碰引线!”
上午9点,行政部组织的“陶瓷捐赠队”和“信号传递队”同时行动。居民们抱着陶瓷制品往修复现场跑,有的甚至直接在路边砸碗,碎片堆成小山;信号传递队的志愿者们站在社区楼顶、路口,用旗语传递消息,从指挥中心到能源站,每隔500米就有一名志愿者,红色的旗子在风中挥动,像一道道流动的警示线。顾言泽带队分两组:一组由小李带领,用消防斧清理能源站外围的路障(旧部用废弃汽车堵住的道路),队员们的手套被斧柄磨出血泡,就用布条缠住继续砍;另一组由顾言泽亲自带领,按陆沉标记的位置挖炸弹,队员小王用撬棍小心翼翼地拨开泥土,汗水滴在炸弹引线上,他却不敢眨眼,直到把3个炸弹全部拆除,才瘫坐在地上大口喘气。
中午12点,能源站的变压器被临时修复(用社区的铜线圈替换损坏部分),核心能量供应恢复,冷却系统的风扇重新转动,核心温度从警戒线降至安全值;反射层的陶瓷碎片拼接完成,虽然反射效率只有铝片的60%,但虹吸波的吸收速度明显减慢,核心能量从55%回升至58%;医院的备用发电机用手动方式启动(靠志愿者踩踏板发电),IcU的呼吸机不再依赖手动球囊。可就在这时,太空监测室的观测员(用望远镜观察)突然大喊:“沈总!母巢舰队释放‘星尘腐蚀凝胶弹’!凝胶正朝着核心舱的散热口落下,一旦堵住散热口,核心会在1小时内过热爆炸!舰队倒计时从205天缩短至200天!”
沈知意站在核心舱旁,看着刚拼接好的陶瓷反射层,又抬头看向天空中飘落的淡绿色凝胶,深吸一口气:“技术组用社区的塑料板制作临时散热罩,挡住凝胶;顾言泽带队清理已落在散热口的凝胶,用铲子刮、开水浇;医疗部准备烫伤药膏,防止清理时被高温烫伤;行政部组织市民志愿者成立‘散热支援队’,帮忙运送开水、传递工具!”她的声音靠志愿者用旗语传遍各点,带着穿透危机的力量:“母巢想靠电磁脉冲和腐蚀凝胶摧毁我们的防御、引爆核心,却忘了我们有‘陶瓷的坚硬和双手的执着’——每一块陶瓷碎片,每一面信号旗,每一把铲子,都是我们守护江城的希望!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
晚上7点的江城,核心舱的散热罩已搭建完成,散热口的凝胶被清理干净;能源站旁,特勤队员们在储油罐周围拉起防护网;医院里,患者们用着恢复供电的医疗设备,护士们终于能轮流休息;医疗部的病房里,苏沐辰看着护士用旗语传来的“核心温度正常”的消息,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傅子恒靠在修复现场的木板上,手里还攥着一块陶瓷碎片;陆沉的指尖贴着能源地图,感应到旧部已撤离,振动器的频率里带着一丝安心——他们又一次守住了核心和能源站,却又面临着腐蚀凝胶的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