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星尘溶岩凝胶的地下水污染与旧部水源站偷袭(1/1)
星耀技术部的核心舱底部监测点,清晨的露水还未干透,工程师陈默就跪在潮湿的地面上,手指蘸着从裂缝渗出的淡红色凝胶——这是母巢在地下震动波后释放的“星尘溶岩凝胶”,不仅比之前的腐蚀凝胶更耐高温,还会溶解土壤中的重金属,渗入地下水层。探测器显示,凝胶已污染城西3个地下水井,水样检测出铅、汞浓度超标5倍,城东社区的居民喝了污染水后,已有30人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其中12名儿童出现“腹痛腹泻”,社区医生正用盐水和糖混合制作简易口服补液盐,可盐库存仅剩20公斤,不得不按比例稀释,一名母亲抱着哭闹的孩子,看着空了的盐袋,眼圈通红。“沈总!溶岩凝胶正以每小时1米的速度向主水源井扩散!主水源井若被污染,江城50%的居民会断干净水!而且核心舱底部的裂缝已扩大到3厘米,凝胶顺着裂缝渗入能量舱,导致核心能量传输效率再降5%,冷却系统的管道开始出现堵塞,核心温度又回升到48c!”陈默的声音带着沙哑,他调出主水源井的监控画面,井水已泛起淡红色,水面漂浮着细小的凝胶颗粒,志愿者们正用抽水机将井水抽往临时沉淀池,可沉淀池的活性炭很快就吸附饱和,需要频繁更换,而活性炭库存仅剩50公斤,根本撑不了1小时。
指挥中心的临时会议桌前,四十四份手写报告散落一地,危机在水源、核心散热、医疗领域同时爆发:医疗部的临时输液区里,新增45名“重金属中毒患者”,其中20名是老人,一名70岁爷爷因呕吐导致脱水,护士们用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可生理盐水库存仅剩30瓶,不得不将污染水煮沸后稀释使用;顾言泽的防御棚里,特勤队员们用钢板封堵核心舱裂缝时,凝胶突然喷出,温度高达60c,队员小李的手背被烫伤,起了一串水泡,临时急救包里的烫伤膏仅剩8罐,只能用芦荟叶(社区盆栽采摘)临时敷用;技术组的老周拿着“凝胶封堵与水源净化方案”,眉头紧锁:“封堵裂缝需要‘耐高温水泥+钢丝网’,水泥得用社区的建筑水泥混合石灰,提升耐高温性;净化水源需要‘活性炭+石英砂+纱布’,活性炭不够,得让市民捐家里的活性炭净水器滤芯!”
医疗部的病房里,苏沐辰看着儿童中毒的画面,撑着坐起来,从床头柜摸出几张硬纸板和铅笔:“画‘简易水质过滤器示意图’!用塑料瓶(居民捐赠)剪开,底层铺3厘米石英砂,中间铺5厘米活性炭,上层铺2层纱布,能过滤大部分重金属!而且过滤后的水要煮沸10分钟,我已经标在图上了!”他一边说,一边剧烈咳嗽,胸口的监护仪“滴滴”的低氧警报声不停,护士想扶他躺下,他却指着纸上的滤芯位置:“孩子们等着干净水,我慢一点,他们就多一分危险。”他用铅笔在图上标注“每过滤50升水换一次滤芯”,画完后让志愿者用手动复印机复印,骑着自行车送到各社区,志愿者在途中遇到中毒晕倒的居民,还停下来帮忙抬到医疗点,耽误了15分钟,到达时社区居民正围着浑浊的井水焦急等待。
傅子恒的裂缝封堵现场,他正指导工程师用耐高温水泥混合石灰。起搏器监测仪的机械指针因高温和潮湿而跳动加快,心率从62次\/分升至94次\/分,护士递来的降温湿毛巾,他擦了擦脖子就继续指挥:“水泥和石灰按3:1混合,加水要少,不然耐高温性会降!钢丝网要贴紧裂缝,每5厘米拧一个螺栓固定!”他的手指被水泥腐蚀得发白,指甲缝里全是灰色的残渣,工程师想替他拧螺栓,他却摇头:“螺栓松紧度要一致,不然会漏凝胶。”居民们纷纷把家里的活性炭净水器拆开,取出滤芯送到净化点,城西社区的李师傅甚至捐出了刚买的新滤芯:“滤芯再贵,不如孩子的健康重要!”志愿者们按苏沐辰的示意图制作过滤器,塑料瓶不够,就用陶罐代替,过滤后的水虽然还有淡淡的红色,却比之前清澈了不少,居民们拿着水桶排队接水,有的还主动帮志愿者更换滤芯。
陆沉坐在盲文水源地图前,指尖突然传来金属武器的振动:“旧部在主水源井西侧的废弃水厂设了埋伏!他们藏了8个‘凝胶炸弹’,想炸掉临时沉淀池,而且有5名旧部携带步枪,正盯着净化点的志愿者,准备趁乱偷袭!”他的左手因持续感应地下水污染,泛着淡淡的麻木感,护士想给他按摩,他却在地图上圈出埋伏位置:“废弃水厂的水泵房里有炸弹,旧部在二楼窗口埋伏,你们可以从水厂后门的排水沟绕进去,那里没有守卫!”
上午10点,行政部组织的“滤芯捐赠队”和“水厂突击队”同时行动。居民们抱着活性炭滤芯往净化点跑,有的甚至用布袋装着散装活性炭,志愿者们一边更换沉淀池的滤芯,一边给居民分发简易过滤器;水厂突击队由顾言泽带队,5名特勤队员穿着防水服,从排水沟潜入水厂,水没过膝盖,冰凉的水让他们打了个寒颤,到达水泵房后,队员小王用撬棍撬开房门,发现8个炸弹正连接着定时器,仅剩10分钟就引爆,他赶紧用剪刀剪断引线,手指因紧张而发抖,直到最后一根引线剪断,才瘫坐在地上;二楼的埋伏点,队员小李从窗口爬进去,用撬棍打晕了2名旧部,其他人见状举枪投降,特勤队趁机缴获了3支步枪和一批子弹。
下午2点,核心舱的裂缝终于用耐高温水泥封堵完成,凝胶不再渗入,核心温度从48c降至43c;主水源井的污染得到控制,临时沉淀池的水经过过滤和煮沸后,重金属浓度降至安全值,居民们拿着水桶接水,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医疗部的中毒患者经过治疗,症状明显缓解,那名哭闹的孩子终于喝上了干净水,不再呕吐。可就在这时,太空监测室的观测员突然大喊:“沈总!母巢舰队释放‘星尘低空突袭艇’!共15艘,正朝着龙山共振塔飞去,艇上携带‘燃烧弹’,预计30分钟后到达!舰队倒计时从195天缩短至190天!”
沈知意站在主水源井旁,看着刚接水的居民,又抬头看向天空中隐约可见的突袭艇轮廓,深吸一口气:“技术组改装社区的钢管做‘简易高射炮’,用烟花火药当炮弹;顾言泽带队在共振塔周围堆沙袋,设置防火带;医疗部准备烧伤药膏和夹板,应对拦截中受伤的队员;行政部组织市民志愿者成立‘防空支援队’,帮忙搬运炮弹、传递消息!”她的声音靠志愿者用扩音喇叭传遍江城,带着穿透危机的力量:“母巢想靠溶岩凝胶和突袭艇污染水源、摧毁共振塔,却忘了我们有‘过滤器的净化和双手的防御’——每一个滤芯,每一把撬棍,每一门简易高射炮,都是我们守护江城的希望!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
晚上7点的江城,共振塔周围的防火带已堆好沙袋,简易高射炮正对着天空;水源净化点的志愿者们还在给居民分发干净水;医院里,中毒患者的病情稳定,护士们在病房里轻声安慰;医疗部的病房里,苏沐辰看着护士传来的“过滤器使用率95%”的消息,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傅子恒靠在裂缝封堵现场的钢板上,手里还攥着沾了水泥的螺栓;陆沉的指尖贴着水源地图,感应到污染范围在缩小,振动器的频率里带着一丝安心——他们又一次守住了水源和核心,却又面临着低空突袭艇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