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2/2)
正可为我所用。
细看这位族长给出的逆转奖励——
后天初品道体,
虽不知具体玄妙,
顾名思义当是修行根基;
而辨物之能,
更可助他寻觅真经。
有此二者,
或可窥见长生门径。
纵使眼下难成大道,
留着贾敬这个,
日后定有大用。
思及此处,
他当即正色道:
原来其中竟有这般利害!
若非大伯点醒,
险些酿成大祸。
既如此,
侄儿自当谨遵教诲。
从此潜心向道,
还望大伯不吝指点。
若有疑难之处,
万望不弃愚钝。
贾敬本预备了满腹说辞,
闻言却怔在当场。
虽早闻此子从善如流,
未料竟至这般地步。
他精心编织的诸多理由,
尚未尽数道出,
对方已然应允。
贾颜还未将心中盘算的理由全数道出,贾敬便已急不可耐地应承下来。
他暗自诧异:此人竟如此顺从?
让他修行便去修行,劝他莫要升迁便当真放弃仕途。世间怎会有这般言听计从之人?
贾敬难掩惊疑,追问道:颜哥儿,你可明白自己在说什么?
你既发现了高产的粮种,又要参与后续的培育。待功成之日,陛下必会擢升于你。你当真舍得推辞?
况且官场晋升本就艰难,有此良机,你真甘愿舍弃?
虽说推拒升迁于我贾家最为有利,但你心中就无半分不甘?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贾颜,期盼能捕捉到一丝勉强或不情愿。哪怕只有些许犹豫,他也能顺势抛出早已备好的说辞。
然而贾颜的神情却异常坚定,眉宇间甚至透出几分委屈。
敬大伯此言,莫非是不信侄儿?
为贾家兴旺,侄儿万死不辞。
莫说不做官,便是舍了这爵位,只要对家族有益,侄儿绝无二话。
贾敬一时语塞。
见少年神色倔强,他只得改口:好好好,我信你便是。
知你一心为家族着想。
既然如此,得空便随我去真武庙挑选道经研习。
眼下你奉旨督办新粮种培育,此事不可懈怠。但切记,待事成之后,纵使陛下再有封赏,除非明发圣旨,否则万勿接受。
平日多来我处走动,共参道法。也好让外人知晓你已潜心修道。
秦可卿的真实身份是什么?贾颜心知肚明,而皇帝陛下既然已经见过她,想必也知晓了。
她本该是大周帝国的公主,是先皇仍在世的女儿。可如今却嫁给了贾颜。作为先皇血脉,必定会引来先皇旧部的关注。若此事传开,甚至有人投奔到公主麾下,再加上贾颜若表现出色,难免会引发某些人的非分之想。
贾敬心中惶恐。当年他选择出家修道,正是因为在争中站错了队。不仅是他,贾赦同样因选错阵营而落得如今下场。他实在不愿看到贾家再次卷入皇权纷争。
这些年来,他隐居修道,远离朝堂是非,总算让贾家得以安宁。可如今贾颜突然获封爵位,极可能将贾家再度拖入漩涡。这绝非他所愿。
为此,他绞尽脑汁想出诸多理由,劝说贾颜随他一同修道,远离朝堂纷争。这看似一片苦心,实则连他自己都未察觉,这些说辞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心里好受些。他内心真正的想法,恐怕无人知晓。
贾颜虽不知其真实意图,却通过系统感知到这老家伙对自己怀有深深恶意。不过这正合他意——越是心怀恶意之人,越能成为绝佳的工具人。
敬大伯的教诲我记下了。说来我对修道本就颇有兴趣,只是一直未得门径。既然大伯愿引我入门,侄儿在此先行谢过。
听闻真武庙藏有不少修道典籍与法器,不知可否请大伯尽快带我去开开眼界?
贾敬闻言愕然。他万万没想到,自己随口一提,对方竟如此积极响应,甚至主动要求研习道法。若真能因此让这小子远离朝堂,倒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