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蓬勃发展的军衣作坊(2/2)
不过现在只能先紧着刺杀护具这类紧要物资先用。
一周后,邓宝就拿着衣服票据来到了军需仓库。
“我来领我们连的衣服。”
郝福接过票和写在桌子上的许粟的签名对比了一下,确认无误后才说道:“不辣哥,你等一下,我这就给你们去取。”
“呦。这不是邓连长吗?人样了?”嘲讽的话从旁边飞了过来,邓宝不用看就知道,是孟烦了。
“烦啦,你这嘴,哪天迟早让师长撕了。”
这时,郝福指挥着手下的士兵把衣服从仓库里搬了出来。
“不辣哥,你看一哈,数字对着不?”
邓宝认真地数了数,全连120人,一套不多一套不少。
他摸着手感柔软的棉布内衣,感慨地对着孟烦了说道:“师长把我们当儿子养呐,这么好的布,我在家里都没穿过。”
孟烦了站在一旁冷笑:“古时候有个叫吴起的将军还给手底下兵吸脓血呢,不还是为了让我们上战场嘛。”
“哦。”邓宝听了反而自豪起来:“他把咱们也看成是抗战的兵啊。”
他指挥着自己的连队把衣服搬出去,回头给孟烦了说道:“咱们也是兵了,不当炮灰了。”
经过几天的换装,许粟的部队完全换了个样子。
自从入缅作战以来,部队一直在行军作战,没有来得及换装。身上的衣服在丛林的摧残下,已经快变成布条了。
现在一换装,军容就大为改观。
滇缅游击纵队的一名士兵遵循着左战斗,右生活的原则,进行着装。
里面是一套内衣,外面是一套军装。
腰间扎着一条皮带,左边挂着三个子弹盒,一个手榴弹袋,一个防毒面具,还插着一把刺刀。
右边挂着一个干粮袋,一个水壶,一个饭盒。
身后背着一个帆布行军包。
这样的装束,在自家地界还看不出来什么,但是走在路上,一对比,差点把虞啸卿气死。
他带着自己的警卫从军部回来的时候,恰好遇到许粟的一个普通步兵连正在行军。
他的警卫天天吃着美国罐头,穿着崭新的美式军装,走在许粟部队旁边就跟一群民兵似的。
许粟的步兵连其实根本没有理会虞师的士兵,路这么宽,各走各的呗。
但双方走在一起,许粟的兵吃得好、训练多、军装整洁,一下气质就出来了。
他们的身高比虞师的精锐还要高出整整一个头。这些士兵们面色红润,透露出健康和活力。他们的臂膀粗壮有力,肌肉线条分明,带着一种强大的力量感。
在连长的口令下,这些士兵们的步伐整齐划一。他们的脚步声如同一个人发出的一样,没有丝毫的杂乱和不协调。
再看他们的军装,整洁得如同刚刚熨烫过一般。他们身上的物品也都摆放得整整齐齐,背包、水壶、步枪等都被安置得井井有条,没有丝毫的凌乱。
相比之下,一旁的虞师精锐就显得有些散乱了。他们的步伐虽然也算整齐,但与这些士兵相比,就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了。而且他们的军装也不如这些士兵整洁,有的甚至有些脏兮兮的,物品的摆放也比较随意,给人一种不够专业的感觉。
第二天,许粟就听说,虞啸卿把自己的师部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