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音乐事业的瓶颈(2/2)
关毅没说话,只是静静看着。
我把纸翻过来,试着哼一段旋律。开头是《月光谣》的调子,缓慢,低沉,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然后节奏变了,鼓点一点点加进来,像是心跳,越来越快。
我戴上耳机,按下录音键。
“他们说我该消失,可火没烧尽我的声音……”
声音一起,胸口就发紧。不是因为技巧,是因为我在说真话。
“我不是遗落的回声,是被藏起的名字/在灰烬里长出的根,向着光伸展……”
唱到第二句时,鼻子突然发酸。我没停,继续往下。
“妈妈,你听过我现在的声音吗?/那一年你没能送出的信,我还记得……”
最后一个音落下,录音键停了。
控制室那边,制作人没动。他盯着屏幕上的波形图看了一会儿,慢慢抬起头。
“这版不一样。”他说。
关毅看着我,眼里有光。
“这才是你要的歌。”制作人终于开口,“不是爆款模板,是你自己。”
我摘下耳机,手有点抖。不是因为累,是因为刚才那几分钟,我终于听见了自己的声音。
它不再是为了应付评审、为了通过审核、为了符合期待而存在的工具。它是我的。
关毅拿起桌上的平面图,“B-4柜的事还没完。但你现在有了新的武器。”
我看着纸上那几行字,忽然明白了一件事。
他们可以烧掉磁带,可以删掉记录,可以警告我别碰保险箱。
但他们没法让我闭嘴。
只要我还能唱,就能把真相一句一句唱出来。
“我想改编整首《月光谣》。”我说,“用它的旋律做基底,但填新的词。不只是回忆,是追问。”
制作人点头,“我可以调整编曲,加入更重的节奏层,突出情绪张力。”
“副歌部分,”我说,“我想用重复的问句——‘你是谁把我带走?谁下令让我沉默?谁以为烧掉过去我就不会回来?’”
关毅嘴角动了一下,“够狠。”
“本来就很痛。”我说。
他看着我,“那你准备好了吗?一旦这首歌做出来,就等于公开宣战。”
我握紧了笔。
“我不是第一个被挡路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说,“但我可以是第一个把话说出来的人。”
制作人开始记笔记,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滑动。
关毅站起身,走到玻璃墙边,望着外面空荡的走廊。
“明天召集编曲团队。”他说,“这首歌,我们要做到极致。”
我低头继续写,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声。
写到第三段时,我停了一下。
窗外天色渐暗,录音室的灯成了唯一的光源。
我写下最后一句:
“这一次,我不再等谁允许。”
笔尖重重落下,划破了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