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祥瑞?人祸!地震突发显担当(2/2)
他目光如电,扫过全场:
“传朕旨意!御史大夫冯延,革去官职,打入天牢,待灾情过后再审其罪!若有再敢借此天灾散布谣言、攻击皇后、扰乱民心者,无论官职,立斩不赦!”
“陛下圣明!”百官齐声应道,再无杂音。
冯延面如死灰,被殿前侍卫如拖死狗般架了出去。
迅速清除了内部的杂音,袁大山立刻展现出其高效务实的现代思维与强大的组织能力。
“周元帅!”
“臣在!”周一木踏前一步。
“命你即刻从洛阳周边大营,抽调两万精锐,由李九虎率领,轻装疾行,奔赴陇西!
“首要任务,维持秩序,搜救被埋百姓,防止瘟疫,搭建临时居所!遇有趁乱打劫、散布谣言者,可就地正法!”
“遵旨!”
“张三铁!”
“臣在!”张三铁瓮声应道。
“你立刻从格物院抽调精通工程、建筑的骨干,携带所有能带的工具、材料(包括早期实验性的‘水泥’),随军出发!
“你的任务是,评估灾情,指导清理废墟,尤其是要尽快找到并修复受损的水源、道路!想办法为灾民搭建能遮风避雨的临时住所!”
“是!陛下!”
“白如雪!”
“臣在!”白如雪躬身。
“太医署立刻组织医疗队,携带所有能带的药材、急救物品,由你亲自带队,赶赴灾区!全力救治伤员,防控疫病!朕允许你调用当地所有医者资源!”
袁大山顿了顿,补充道,“带上瑶瑶那丫头吧,她也该多见见世面,跟着你学些本事。”
(他记得白素雅深爱她这个妹妹,以前年少,现已二八,正好借此机会让她历练。)
白如雪一愣,随即明白过来,郑重应下:“臣领旨!定不负陛下、娘娘重托!”
“李四火!”
“臣在!”负责后勤调度的李四火出列。
“由你统筹,立刻从关中、巴蜀等地,调集粮食、衣物、帐篷、药品等一切救灾物资,通过驰道,火速运往陇西!沿途州县,必须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臣明白!”
……
一道道命令如同精准的齿轮,迅速咬合运转起来。
帝国的战争机器,此刻为了拯救生命而全速开动。
效率之高,分工之明确,应对之迅速,让所有朝臣,包括那些归附不久的原三国能臣,都感到一种深深的震撼。
这与他们印象中以往王朝应对天灾时的那种迟缓、推诿、甚至借此党争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朝会散去,各项指令以最快的速度下发执行。
袁大山扶着白素雅回到寝宫,两人心情依旧沉重。
“大山,”白素雅依偎着他,眼中含着泪光,“我想去陇西……”
“不行!”袁大山断然拒绝,将她搂得更紧,“你如今身子重,那边余震不断,疫情未明,太危险了!
“我知道你心疼百姓,但你和孩子,同样重要!相信我,我们派去的人,都是最得力的,一定能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安顿好灾民。”
他看着她担忧的眼神,语气放缓:
“我们在洛阳,稳定人心,调度全局,同样是在救灾。明日,朕便下罪己诏,并宣布削减宫中用度,朕与百官捐出俸禄,用于陇西赈灾。我们要让天下人看到,朝廷与他们同在!”
白素雅知道他说得有理,只能默默点头,将担忧化为祈祷。
很快,皇帝的罪己诏和削减用度、百官捐俸的消息传出,与高效率的救灾行动一起,迅速传遍天下。
那些原本因地震和谣言而有些惶惑的民心,迅速安定下来。
百姓们看到的是朝廷不推诿、不卸责,是帝后与民同苦的决心,是那如同臂使指般高效的救援力量。
当装载着粮食和药品的马车、护卫着医疗队和工程队的军队,沿着平坦的驰道,浩浩荡荡奔赴陇西时,沿途的百姓无不跪地叩拜,高呼“皇上万岁,皇后千岁”。
他们知道,这个朝廷,是真的把他们这些草民的性命放在心上的。
谣言,在铁一般的行动和事实面前,不攻自破,消散于无形。
(本章完)
“下章预告:”
救灾队伍抵达满目疮痍的陇西,立刻投入了紧张的抢险救援。
白如雪的医疗队救治伤患,瑶瑶在众位姐姐的言传身教下迅速成长;张三铁则运用其超凡的工程智慧,不仅清理废墟,更开始规划如何重建一个更加坚固、更加宜居的新城。
帝国强大的组织能力和新兴的科技力量,将在灾后重建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敬请期待《第230章:灾后重建·新式建筑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