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脉续新生·万物共生(2/2)
阿哲则展示了“灵脉物种追踪系统”的最新成果:“这个系统通过卫星定位和生物传感器,能实时监测濒危物种的活动轨迹和健康状况。比如我们在‘脉脉’身上安装了微型传感器,能监测它的心率、体温和进食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即报警。”
会议结束后,乐乐跟着赵教授的女儿小敏一起,给“脉脉”喂食。小敏拿着一把香蕉,小心翼翼地递到“脉脉”面前,“脉脉”用鼻子卷起香蕉,慢慢放进嘴里,还友好地用鼻子蹭了蹭小敏的手。“‘脉脉’很聪明,它知道我们是来照顾它的。”小敏笑着说。乐乐也尝试着递了一根香蕉,“脉脉”温顺地接了过去,乐乐高兴得跳了起来:“它喜欢我喂的香蕉!”
第二天,林羽团队前往位于山东青岛的“海洋灵脉修复基地”。这里采用大堡礁的珊瑚培育技术,结合黄海的海洋环境,培育出了适合北方海域生长的珊瑚品种。基地的负责人王工带着他们乘坐潜水艇,潜入海底观测珊瑚礁。
透过潜水艇的观察窗,只见成片的珊瑚礁像彩色的森林,粉色的鹿角珊瑚、黄色的脑珊瑚、紫色的软珊瑚在海水中摇曳,无数的小鱼在珊瑚丛中穿梭,几只海龟缓缓游过,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珊瑚是两年前种植的,现在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吸引了大量的海洋生物。”王工介绍道,“我们还在珊瑚礁周边设置了灵脉能量环,能提升海水的净化能力,减少海洋污染对珊瑚的影响。”
乐乐趴在观察窗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外面的景象:“这里和大堡礁一样漂亮!有小丑鱼吗?”王工笑着说:“当然有,前面那片海葵里,就有几只小丑鱼,你仔细看看。”乐乐顺着王工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几只橙色的小丑鱼在海葵里钻进钻出,她兴奋地拍手:“看到了!看到了!它们和大堡礁的小丑鱼一样可爱!”
离开海洋基地,林羽团队接到了来自南极科考站的消息——周明队长在邮件中说,南极阿蒙森海的帝企鹅繁殖群已经扩展到8个,幼崽存活率达到70%,还在仿生冰原附近发现了新的海豹繁殖群。“南极的灵脉能量还在提升,海冰的融化速度明显减缓,磷虾的数量已经恢复到十年前的水平。”周明在邮件中写道,“国际科考队计划在南极建立更多的灵脉监测站,进一步扩大保护范围。”
回到灵脉教育基地后,林羽团队开始筹备“第一届全球灵脉守护者大会”。大会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环保志愿者、科研人员、部落代表和青少年,共同分享灵脉保护的经验,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大会召开的那天,灵脉教育基地人声鼎沸。来自塞伦盖蒂草原的马赛族猎人带来了角马迁徙的最新照片,来自大堡礁的奎尔克族原住民展示了珊瑚礁修复的手工艺品,来自南极的科考队员分享了帝企鹅的监测视频,来自沙漠绿洲的艾力带着古丽,向大家讲述了绿洲带来的生活变化。
乐乐作为青少年代表,站在演讲台上,拿着自己的《灵脉观测日记》,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去过北极、南极、大堡礁、沙漠和雨林,看到了很多小动物,也认识了很多好朋友。我知道,保护灵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地球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她举起手中的日记,“这是我的灵脉日记,我会一直写下去,记录地球的变化,也记录我们的努力。”
大会的最后,林羽团队和所有参会者一起,在基地的“灵脉共生墙”上按下了自己的手印。手印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地球图案,象征着全球人类携手守护地球的决心。“灵脉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林羽站在共生墙前,声音坚定,“我们今天种下的种子,明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我们今天付出的努力,明天会让地球的灵脉永远闪耀。”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共生墙上,每一个手印都闪耀着温暖的光芒。乐乐拉着古丽、卡鲁、莉莉的手,在共生墙前许下心愿:“我们要做一辈子的灵脉守护者,让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生机,让万物都能快乐地生活。”
林羽看着眼前的孩子们,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灵脉守护的故事还在继续,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用爱和行动呵护这颗蓝色星球。无论是沙漠中的绿洲,还是雨林里的象群,无论是海洋中的珊瑚,还是南极的企鹅,都将在灵脉的滋养下,续写新生的篇章,共同奏响万物共生的和谐乐章。
脉续新生,生生不息;万物共生,未来可期。这是林羽团队的信念,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在灵脉的光芒下,地球将永远充满生机与希望,在宇宙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