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八音盒里的世界 > 第89章 月脉育芽·双星传讯

第89章 月脉育芽·双星传讯(2/2)

目录

2045年春节刚过,乐乐和阿木尔跟着林羽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与“灵脉七号”月球生态舱的种子装填工作。穿着无菌服的两人,小心翼翼地将100颗“月脉焰果”种子装进特制的密封舱——每个种子都裹着一层火星菌丝保护层,旁边还放着一小袋从地球和火星采集的土壤样本。

“这颗种子上有我的名字!”乐乐指着一颗刻着“乐乐2045”的种子,“希望它能在月球顺利发芽,长出第一棵月球焰果树。”阿木尔也指着自己的种子:“我还在种子袋里放了一张小纸条,写着‘地球和月球,灵脉相连’。”

2045年3月15日,“灵脉七号”月球探测器在万众瞩目下发射升空。乐乐和阿木尔站在观测区,手里挥舞着印有“月脉焰果,星途启航”的旗帜,看着火箭拖着橘红色的火焰划破长空,渐渐消失在蓝天中。“它会带着我们的种子,飞向月球!”乐乐大声喊道,声音里满是激动。

发射成功后,乐乐和团队回到基地,立刻投入到月球生态舱的实时监测中。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灵脉七号”的飞行轨迹和舱内环境数据——温度稳定在25c,氧气浓度15%,灵脉能量转换器运行正常。

“预计7天后抵达月球轨道,10天后完成着陆。”苏瑶指着屏幕上的倒计时,“着陆点选在月球北极的‘虹湾’区域,那里有永久阴影区,可能存在水冰,方便后续的生态系统扩展。”

阿哲则调出“月脉焰果”的休眠监测数据:“种子目前处于深度休眠状态,等着陆后,生态舱会自动调节温度和光照,唤醒种子发芽。我们还在舱内安装了360度摄像头,能实时拍摄种子的发芽过程,传回到‘全球少年灵脉数据库’,让世界各地的孩子都能看到。”

2045年3月25日,“灵脉七号”月球生态舱成功在虹湾区域着陆。当舱门缓缓打开,种植区的土壤开始加热时,指挥中心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乐乐紧盯着屏幕,看着机械臂将“月脉焰果”种子播撒到土壤中,心里默默祈祷:“一定要发芽啊!”

接下来的几天,乐乐每天都守在大屏幕前,记录着种植区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数据。第5天早上,当她揉着眼睛走进指挥中心时,突然听到阿哲的欢呼声:“发芽了!第一颗种子发芽了!”

乐乐立刻跑到屏幕前——画面里,一株淡紫色的芽尖从土壤里冒了出来,芽尖上还沾着细小的土壤颗粒,在月球的阳光下泛着微光。监测仪显示,芽苗的灵脉能量波动为6.5赫兹,活性98%,完全符合预期。

“成功了!‘月脉焰果’在月球发芽了!”乐乐激动地跳了起来,眼里满是泪水。林羽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说:“这是人类在月球上培育出的第一株焰果树,也是地球、火星、月球三脉共生的第一步。未来,我们还会把它带到更远的星球,让灵脉的光芒照亮整个宇宙。”

当天下午,“月脉焰果”在月球发芽的消息传遍了全球。挪威的艾拉带着孩子们在冰川下的灵脉通道旁欢呼,刚果的卡洛斯在焰果林里举办了庆祝仪式,澳大利亚的少年监测站里,孩子们将月球芽苗的照片贴在墙上,旁边写满了祝福的话语。

乐乐打开“全球少年灵脉数据库”,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都在分享自己的喜悦——巴西的卢卡上传了自己画的“月球焰果树下的美洲豹”,加拿大的奥莱分享了“北极狐与月球芽苗”的手账,中国的阿木尔则写下了:“从地球到火星,再到月球,灵脉像一条看不见的线,把我们和宇宙连在了一起。”

夜幕降临,乐乐站在“地火共生实验田”里,望着夜空中明亮的月球。她知道,此刻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上,一株小小的“月脉焰果”苗正在缓慢生长,它带着地球的基因、火星的菌丝,还有人类对宇宙的向往,在寂静的月球表面,绽放着生命的光芒。

“明天,我要去温室看看新培育的‘月脉二号’种子。”乐乐轻声说,手里的监测仪屏幕上,还显示着月球芽苗的实时数据,“未来,我们还要让焰果树长遍更多的星球,让每一颗星球都有灵脉的跳动,都有生命的绽放。”

当第一缕晨光再次照亮塔克拉玛干沙漠时,“月球环境模拟实验室”里的“月脉二号”种子也开始发芽。乐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走进实验室,手里拿着新的监测日志,准备记录下这新的希望——她知道,这场跨越星球的灵脉守护之旅,还有很多故事要写,还有很多奇迹要创造,而她,会一直在这里,见证每一个属于生命与宇宙的美好时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