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 > 第116章 主闸齿滞脉难汇

第116章 主闸齿滞脉难汇(2/2)

目录

冰碴全部融化后,董晓用细毛刷蘸着青铜除锈剂,一点点清理齿轮上的锈屑,小石子被小心翼翼地取了出来,“沈哥!锈屑清干净了!石子也拿出来了!导脉油槽的滤油网破了,得换个新的!”

沈墨和董晓一起,给七个青铜齿轮逐一除锈、涂特制润滑油,润滑油顺着齿轮的纹路流淌,泛着淡淡的金光,“这油是天工坊配方的青铜专用油,既能润滑又能防锈,比普通润滑油耐用十倍!”董晓边涂边说,手里的齿轮校准仪对准齿轮组,屏幕上的刻度慢慢调整,直到显示“斗柄指北”,“沈哥!校准好了!齿轮咬合精准!”

导脉油槽的新滤油网也换好了,沈墨往油槽里注满温姜油,“姜油能防冻,还能顺着油槽滋养齿轮,防止再结冰。”

中午时分,齿轮箱盖重新盖上,新的手摇柄安装到位,沈墨握住手摇柄,轻轻转动——齿轮转动时发出“咯吱咯吱”的清脆声响,没有一丝卡顿,闸板慢慢升起,三条支线的水流顺着闸口缓缓汇流,向汇脉池的方向流去。

沈墨握着星槎引,将杖尖贴在齿轮箱上——杖尖的暗滞光渐渐散去,恢复成温润的七彩光,震颤也变得顺畅而均匀;董雅南用检测仪测量脉气浓度,屏幕上的数值快速攀升,从30%升到80%,稳定下来,“沈哥!脉气恢复正常了!三条支线的脉气均匀汇流,汇脉池那边的脉气波动越来越明显了!”

大家围在柴火堆旁,喝着热羊肉汤,吃着煮鸡蛋,看着三条支线的水顺着三号主闸汇流成一股,泛着淡青的脉气,涌向汇脉池;下游的鱼塘开始进水,干裂的塘泥渐渐湿润;菜地的灌溉渠也有了水流,蔫蔫的菜苗似乎瞬间挺直了腰杆。老周看着顺畅转动的齿轮,激动地说:“沈师傅!太谢谢你们了!这下鱼塘和菜地都有救了!以后我们每个月都来给齿轮箱注一次姜油,清理滤油网,保证再也不会卡滞了!”

“三号主闸是转脉轮的核心,”沈墨说,“它一通畅,三条支线的脉气就都活了,汇脉池的核心石应该也快有反应了。砚枢组刚发来消息,说汇脉池的脉气浓度已经从之前的40%升到了65%,只要我们找到核心石,修复后转脉轮就能完全激活。”

下午,三人帮着小分队给闸体的青石板涂了层防水防冻膏,又在齿轮箱外裹了层防寒毡,用绳子绑得严严实实,“这样就算下大雪,齿轮箱也不会冻住了。”董晓拍了拍裹好的防寒毡,满意地说。

离开时,风雪已经停了,夕阳为山坳镀上一层金红——三号主转脉闸的青石板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青铜齿轮箱泛着淡青的光,三条支线的水汇流成河,泛着淡淡的脉气,向汇脉池的方向奔涌;下游的鱼塘水面渐渐升高,菜地的菜苗在余晖中透着生机。老周送了他们满满一桶羊肉汤和一袋煮鸡蛋,“带回去慢慢吃!羊肉汤热一热还是香,鸡蛋能顶饿!”

车驶离时,董晓趴在车窗边,看着渐渐远去的三号主闸和汇流的河道,“沈哥!三号主闸通了,是不是就该去汇脉池找转脉核心石了?核心石会不会也有故障?”

“肯定要去。”沈墨望着窗外,脉气灯碎片的七彩光在三号主闸和汇脉池之间轻轻流转,“三号主闸是转脉轮的‘总开关’,汇脉池的核心石是‘总枢纽’,只有两者联动,转脉轮才能完全发挥作用。砚枢组刚发来汇脉池的最新资料,说核心石可能被泥沙掩埋了,表面的转脉符文也可能磨损,我们接下来的重点就是清理汇脉池,找到核心石并修复。”

董雅南掏出手机,翻出汇脉池的卫星图,“汇脉池在山坳下游的低洼处,呈圆形,面积大概有半个篮球场大,周围长满了芦苇和灌木,得先清理植被,才能找核心石。”

回到斫韵堂时,已是傍晚。窗外的天空放晴了,星星点点的雪花还挂在树枝上,泛着冷光。脉气灯碎片的七彩光恢复了平稳,在桌面上轻轻流淌,落在三号主转脉闸和汇脉池的图纸上,两个节点的位置泛着淡青的光,像两颗明亮的星,指引着下一段守护的方向。

三人坐在桌旁,喝着热羊肉汤,吃着煮鸡蛋,聊着三号主闸的修复细节,聊着汇脉池的清理计划。董晓在笔记本上写下了第四卷的第四页笔记:“三闸通,脉气汇。转脉轮的核心近在眼前,汇脉池的核心石,是下一段守护的关键。”

沈墨握着星槎引,杖尖的七彩光与窗外的地脉光遥相呼应,他知道,第四卷《转脉轮》的守护已经推进到最关键的阶段——三号主转脉闸的修复,打通了三条支线的脉气汇流通道,汇脉池的核心石已经近在咫尺。而这寒冬里的每一次攻坚、每一次修复,都是为了让转脉轮完全激活,让古运河支线的地脉与主河道的脉气彻底贯通,让守护的足迹,最终落在转脉轮的核心之上。

脉气灯碎片的光,在夜色中轻轻闪烁,像是在驱散寒冬的孤寂,也像是在期待着核心石的面世,更像是在诉说着:地脉守护,从来都是向着核心的探索,每一步坚定的前行,都能让地脉的生机,延伸到更广阔的土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