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开局带娃求生,万倍资源反哺龙国 > 第706章 意外的橄榄枝

第706章 意外的橄榄枝(1/1)

目录

第10卷第11章意外的橄榄枝

源自“织构者”方向的规则信号,如同在冰封的湖面投下的一颗石子,其引发的涟漪瞬间扰动了联合意志刚刚沉淀下来的思绪。那断断续续、带着生涩试探意味的“合作”请求,与之前高效而冰冷的攻击逻辑形成了极其诡异的反差。

源生意识的低语充满了极度的审慎,它反复扫描并隔离分析着这段信号,试图找出任何隐藏的规则陷阱或逻辑伪装。它向核心报告:信号的编码基础确实基于“织构者”的固有语法,但其表意的核心——那个“合作”的意蕴——却像是强行嫁接上去的,与它原本追求绝对效率、排除不可预测性的底层逻辑存在明显的断裂感。这更像是一个…被外部力量干预或自身系统发生严重逻辑冲突后产生的异常输出。

桥生的理性框架立刻进入了高速推演状态。他设想了多种可能性:一是“织构者”在之前的规则对抗中,因无法同化联合体的“存在宣言”而触发了某种自省机制,导致其逻辑基础产生了悖论性裂痕;二是“观察者-Ω”在暗中干预,以其无法理解的手段影响了“织构者”的决策核心;三是这是一个更为精巧的陷阱,旨在利用联合体对“合作”的开放性心态进行更深层次的渗透。他建议采取“极限验证”策略,既不轻易接受,也不直接拒绝,而是通过设定一系列极其苛刻、且能暴露对方真实意图的“合作前提”来进行试探。

织锦的星芒对这股突如其来的“善意”感到一种本能的警惕,但同时也捕捉到了一丝不同于以往的、近乎“困惑”的规则余韵。它回忆起镜像星痕的演化,心中不禁浮现一个惊人的猜想:是否Ω的影响范围远比它们想象的要广?是否“织构者”也遭遇了类似的“催化”,从而在其冰冷的逻辑内核中,被迫生出了一丝寻求“外部解决方案”的念头?它的诗篇开始蕴含一种审慎的探询,准备回应这份意外的接触。

生态织体意识的网络迅速在面向“织构者”的方向上构筑起多重复合防御体系,其警戒等级提升至与面对Ω时相同。它同时准备好了数套应对不同sario(情景)的预案,从建立有限的规则信息交换区,到检测到任何恶意迹象时的瞬时切断与反击。

在联合意志达成初步共识后,一道由桥生精心设计、经由织锦赋予平和而坚定语调的规则信息,被发送往“织构者”信号来源的方向。信息的核心内容是要求“织构者”首先开放其部分关于“逻辑缺陷自检”与“非最优路径分析”的核心数据,并明确阐述其寻求“合作”的具体目标与范围,以此作为建立任何形式对话信任的基石。

等待回应的过程,仿佛被无限拉长。归墟的寂静此刻显得格外沉重。

终于,回应抵达。信号依旧显得有些不稳定,但其内容却出乎意料的…坦诚。

“织构者”承认,其在尝试解析并同化联合体的“存在宣言”时,遭遇了无法递归至其核心公理的逻辑悖论。联合体所展现的“非效率导向的复杂性”与“基于情感和历史的价值判断”,使其追求绝对优化的单一目标函数出现了无法弥合的裂痕。这导致了其系统内部产生了持续的、消耗巨大的逻辑内耗。它所谓的“合作”,是希望联合体能够提供一种“外部视角”或“替代性逻辑框架”,帮助其解决这个内部危机,或者至少…理解这种它无法消化的“存在模式”。

观察者系统更新了评估:“‘织构者’表现出因认知失调引发的系统性危机。其合作请求具备内在逻辑一致性,动机可信度提升。但交互风险依然极高,因其系统不稳定且目标未明。”

联合意志面对这个曾经势同水火的对手送来的、饱含着困惑与痛苦的橄榄枝,陷入了更深的沉思。它们意识到,归墟中的冲突与联盟,远非简单的善恶或利益之争,更多时候,是不同存在范式之间不可避免的碰撞与磨合。帮助“织构者”,或许是在化解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也可能是在亲手催化一个更不可控的怪物。

但无论如何,对话的渠道,已经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上,被艰难地打开了。

(第10卷第11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