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瑰宝成为笑话(1/2)
目前,肺结核之所以被当成绝症?就是因为链霉素不够。
好多病人只能眼睁睁看着病情恶化,咳血、消瘦,最后没辙。
张护士突然插话:“链霉素我知道!我老家有个邻居,就是得了肺结核。
当年托人跑遍了三个省,才弄到半瓶链霉素。
最后还是没够疗程,没能保住命。
那时候都说,得了肺结核,就等于判了死刑,其实就是缺药啊!”
众人纷纷点头。“可不,如今有了这么多的特效药,我们能挽救不少性命呢!”
童医生:“这得感谢制药所里的那些专家们。”
众人也齐齐说着“感谢专家。”
张医生接着说给众人科普:“还有四环素、氯霉素,这俩都是广谱抗生素,能治的细菌感染多。
比如伤寒、痢疾、皮肤化脓这些常见病症。
可四环素的原料需要进口的化工产品。
氯霉素虽然能部分用中药材提取,但工艺复杂,产量极低。
当年好多孩子得了细菌性痢疾,拉得脱水,就是因为没氯霉素,最后没救过来;
还有伤寒,在农村一旦爆发,没四环素压制,很容易大面积传染,死亡率特别高。”
众人听了都,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
也把张医生跟他们科普的知识都记在了笔记本上。
梁晓悦这两天又开始批量制作磺胺。
虽然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效果不如红霉素、链霉素。
但胜在原料相对容易获取,能对付大部分常见细菌感染。
至少能让家属院和部队的人,不必再因为缺抗生素,把普通感染当成绝症。
夕阳透过制药室的窗户,照在一排排药瓶上,折射出温暖的光芒。
梁晓悦知道,她的制药事业才刚刚起步。
在这个缺医少药的时代,她要用AI制药空间的力量,为更多人撑起一片健康的天空。
当下,稀缺抗生素成为国内制药事业路上,最想攻克的“硬骨头”。
梁晓悦利用AI制药空间,轻松搞定。
可以预见,她的这批药物出现在国家卫生部领导办公桌上时,会引起怎样的轰动与重视。
只要上面的领导重视这件事情,她就可以开始实施捞人计划。
梁家人在各地农场待了一年多了,那些玩政治的人,因为一句“破四旧”。
害得梁家人吃尽了苦头!
她如今,就要凭这几个抗生素的药方跟上级谈条件。
说她自私也好,说她视人命如草芥也罢,说她没有医德都行!
她目前只想把家人捞出来。
梁家人救死扶伤,最后落得如此下场。
那些人给他们定罪时,轻飘飘的一句“中医是糟粕”。
就让华夏几千年的瑰宝成为笑话。
其实,梁家人从来都不是墨守成规的性格。
在西医兴起时,爷爷就让几个哥哥们去学习西医。
并不是梁家人崇洋媚外。而是,老爷子是个通透的老头子。
他觉得医术这行需要学习和开发的内容还有很多。
既然西医能够一时风靡,自然有它的长处。
让家里的后辈多接触西医,也是抱着取长补短的心态去学习。
没想到,一场浩劫,梁家人全部被下放。
他们祖祖辈辈积累的医学知识,就这样毫无施展空间。
梁晓悦想到这里,就有肚子的郁气。
她如今就要为中医,为整个梁家人争口气!
想要她手里的药方,就拿出十足的诚意来跟她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