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 第298章 家就在哪里

第298章 家就在哪里(2/2)

目录

育种中心加上知青林场,本身就与农业、林业紧密相关,报农、林、渔等专业再对口不过。

而且青云山一直为农林大学提供各类育种数据,双方合作关系十分融洽,只要提交的资料符合要求,学校复审时基本不会卡壳。

正因如此,这些学习成绩不够突出的知青们,干脆都直接选择了农林大学。

对他们而言,上大学更像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工具,至于去哪个学校、学什么专业并不重要,关键是能稳稳地拿到大学名额。

蒲阳地区大部分的名额是本省的大学提供的,但每年总有几个燕大、水木等名校的招生名额,这些名额就像挂在天上的星星,让所有人都垂涎欲滴。

在这场名校名额的竞争中,林巧玲、陈晓庆、张清妍等人的优势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她们本身级别就高,在政治表现上没话说;更重要的是,青云山的考核指标里一直在学习的项目,她们文化课学习都没落下。

名校选拔虽然看重政治表现,但文化成绩同样是重要的考量因素,这让她们在竞争中稳稳处于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林国雄、陈正身、张桂山等人也没闲着。

他们拿着林鸿彬帮忙整理的资料--里面有他们这些年的工作成绩、获得的荣誉,还有详细的个人总结--早就开始四处奔走打点。

如今已经把一叠厚厚的申报资料提交给了目标学校,就等着学校复审结果出来。

当然,这些后续的事情就不关林鸿彬的事了,他也帮不上忙了。

在宿舍里,林鸿彬抬眼看向坐在对面的祝晓燕,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解与试探:

“你真就不想去首都?燕大、水木那样的学校,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进呢。你真的想去,我还是可以跟他们争一争的。”

祝晓燕正低头收拾两娃弄乱杂物,闻言动作顿了顿,指尖捏着一个玻璃珠轻轻摩挲,抬头时眼底漾着柔和的笑意,声音轻得像午后透过纱窗的风:

“孩子还小,离家近点我才放心。省内的学校就挺好,回来也方便些。”

她顿了顿,伸手帮林鸿彬拂去肩上的一点灰尘,语气里满是依赖,“再说了,我也没什么崇高理想,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没必要去凑那首都的热闹,跟那么多人抢名额。”

林鸿彬看着她眼底毫不掩饰的温柔,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喉结动了动,只吐出三个字:“委屈你了!”

祝晓燕之前想当医生的念头也渐渐淡了,最终把目标定在了省内最好的学校:鹭岛大学。

以祝晓燕的条件,鹭岛大学没理由拒绝,所以,林鸿彬也不操这个心了。

陈建新和蔡秋华的目标也都定在鹭岛,毕竟孩子的爷爷奶奶在那边,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陈建新盯上了理工学院,而蔡秋华想当老师,她现在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就把目标定在鹭岛外语系,就是以她这个政治条件,不知道大学那边复审能不能通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