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回溯刑警破黑局风云 > 第167章 关键人物浮水面

第167章 关键人物浮水面(2/2)

目录

又是郑铭。

每一次线索往上追,总会绕回他身上。

他不需要动手。

只要打个电话,批个条子,自然有人替他擦干净脚印。

而孙维,就是那个替他收拾残局的人。一个沉默的执行者,一个被选好的背锅侠。

“把他最近一周的通讯记录调出来。”我说,“尤其是对外联系的号码。”

李悦摇头:“没有通话留存。他用的是公共wi-Fi打的网络电话,无法追踪。但我们发现——每次登录系统前,他的手机都会短暂连接一个移动热点,信号不稳定,推测是用旧手机做中转。这种手法很专业,说明他对反侦察有一定了解。”

“也就是说,他已经察觉了。”赵勇说。

“所以他更小心了。”我看向屏幕,“但也正因为小心,反而暴露了习惯。连续七天固定时间登录,像打卡上班一样规律。这种人不怕查,怕的是节奏被打乱。一旦乱了,心理防线就会动摇。”

屋里安静下来。

李悦合上笔记本,低声说:“他已经察觉了。刚才我尝试深度抓取他的操作轨迹时,系统自动触发安全协议,清除了最近两次访问缓存。这不是普通员工能设置的级别。有人在他背后做了防护。”

我盯着屏幕上那个名字——孙维。

照片很小,穿着警服,脸模糊不清,看不出情绪。

可我知道,这张脸背后藏着一根看不见的线。

牵一发,动全身。

“先别动他。”我说,“但盯住他每一步。设备申领、系统登录、外出轨迹,全都记下来。不要惊动,也不要走常规监控渠道。”

赵勇点头:“我安排人轮班守监控。”

“别用正式渠道。”我提醒,“只调离线录像,不走内网传输。另外,查他住哪栋楼,哪个单元,有没有停车位。”

李悦打开地图标记界面,输入身份证号,一栋老旧家属院浮现出来。红砖外墙斑驳,阳台堆满杂物,六楼西户,窗户朝北。她放大卫星图,指着角落:“这里有检修梯,通向屋顶平台。如果想避开摄像头,可以从这里进出。”

“明天早上他上班,会经过家属院后门的小路。”她说,“那里没装摄像头,但有个路灯检修口,我们可以装个微型记录仪。”

“装。”我说,“但别用局里备案的设备。找老陈帮忙,用民间安防公司的货,序列号抹掉,电池至少撑七十二小时。”

她点头,明白我的意思。

我站起来活动肩膀。头痛没减轻,反而更沉了,像脑袋里塞了团湿棉花,压得眼睛发胀。太阳穴突突跳,耳鸣隐隐响起,仿佛某种低频信号在脑子里震荡。

“你不能再用了。”李悦看我一眼,声音轻但坚决,“白天已经触发过一次回溯。你的神经系统负荷接近临界值,再强行激活记忆同步程序,可能会造成不可逆损伤。”

“我知道。”我揉了揉太阳穴,“但现在还不需要。我能撑住。”

我们都没动。

灯光映在屏幕上,三道影子叠在一起。

孙维的名字静静躺在中央,像一颗埋好的雷。

赵勇捏扁空杯子扔进垃圾桶,动作干脆,像是在发泄情绪。

李悦关掉主界面,只留一个后台监控窗口,绿色光点缓缓闪烁,象征系统仍在运行。

我拿起笔,在本子最后一行写下:

“三线交汇:内网权限、制冷设备调拨单、周工最后一次通话记录。”

然后合上本子。

就是他。

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

窗外夜色浓稠,城市灯火遥远冷漠。远处一辆救护车呼啸而过,蓝光划破寂静,又迅速归于沉寂。

我知道,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孙维不是终点,而是通往真相的最后一道门。

我要做的,不是破门而入,而是等他自己走出来。

因为他已经开始紧张了。

规律登录、刻意避监、频繁换通讯方式——这些都不是自信,是恐惧的表现。

他以为自己藏得很好,殊不知,越是努力隐藏,破绽越多。

真正的高手,从不急着出手。

他们会等,直到猎物自己走进陷阱。

我闭上眼,脑海浮现出那条小路的画面:清晨六点半,薄雾未散,脚步声轻轻落在水泥地上,一个穿灰夹克的男人低头走过,肩上背着工具包。

那一刻,他会毫无防备。

而我们的记录仪,会记住他每一个细微动作——抬手看表、整理衣领、停下系鞋带……

人的行为,永远比语言更诚实。

我睁开眼,看向李悦:“明天凌晨四点,我去现场布设设备。”

“太危险。”她说,“万一他察觉……”

“正因为危险,才必须我去。”我打断她,“你是技术人员,不能暴露。赵勇身份太显眼。只有我,是个‘不存在的人’。”

她没再劝。

赵勇拍了拍我的肩,什么也没说。

有时候,沉默是最好的支持。

我拿起外套披上,走向门口。

手握住门把时,我又停了一下。

“记住,”我说,“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主动接触他。我们要让他觉得一切如常,直到……”

直到他亲手按下那个致命的按钮。

门轻轻合上。

走廊尽头,一盏灯忽明忽暗。

黑暗中,我听见自己的心跳,沉稳而坚定。

风暴将至。

而我们,已准备就绪。

目录
返回顶部